国民党陆军上将薛岳在武汉会战中,面对俞济时拥兵自重的行为,骂道:“我知道你有背景

不急不躁文史 2025-09-20 23:41:08

国民党陆军上将薛岳在武汉会战中,面对俞济时拥兵自重的行为,骂道:“我知道你有背景,所以嚣张跋扈,别人都让你三分。本长官概不买张。我警告你,在战场上本长官有生杀予夺之大权。现在,本长官命令你亲率部队恢复岷山,并予坚守,若敢再退,提头来见!”薛岳对于俞济时仗着黄埔嫡系的身份,多次目中无人,飞扬跋扈的行为非常气愤。 1938年,天气闷得厉害,江边的水泛着味儿。九江一丢,局势立马变了样。往下一看,德安、岷山这一线就成了武汉的挡箭牌。但那会儿不是人人都清楚这地方有多要紧,有人觉得不过是几个山头罢了,真动起手来,顶多多掉几个人。可打过仗的都知道,山头不是画在地图上的,是要靠人一寸一寸去咬住的。 日军冲得猛,炮火几乎不间断。他们想的是快刀斩乱麻,一口气从德安突破,然后直插武汉。按这个势头打下去,武汉三镇迟早被撕开一道大口子。薛岳坐镇第九战区,压力大得很,眼前能用的就是74军。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儿。74军军长俞济时,资历老,名头响,黄埔出身,和蒋介石关系近,打仗也不是新手。可这次他显得太过谨慎。明明知道岷山吃紧,还是一旅一团地往前送,像试水一样。第一次救援,失败;第二次,还是失败。士兵死了一批又一批,阵地一点没拿下。 有参谋劝他快点集中兵力,但他还是按原样来。他不是怕死,他是怕把自己的人马全搭进去。他清楚自己手底下的人是怎么一点点熬出来的,死太多,位置也保不住。可战场不是算账,一味想着留力,只会把局势拖死。 薛岳火气上来了,直接打电话给俞济时,话说得不客气,说他仗着有靠山就横,要是再退,就提头来见。他说这话没人怀疑,真敢动手。俞济时那头没吱声,屋里静了很久。 薛岳等不了了,干脆越过俞济时,点了王耀武。那时候王是51师师长,年纪轻,打起仗来不要命。薛岳一句话甩过去:“你亲自带兵去,把阵地拿回来,不行就军法伺候。” 王耀武接到命令当天就带兵出发,连夜往岷山赶。那时候雨大,路烂,士兵一脚深一脚浅地走着,有的鞋子掉了干脆光脚走。山路陡,枪炮背在身上压得人直不起腰,但没人敢掉队。 赶到前线正好碰上日军增援部队,两边正面撞上。王耀武没等敌人站稳就下令进攻。炮火把山头炸得翻了,泥土和人一起飞。有的连打着打着,整建制都不见了,剩下的也撑着继续往前冲。那几天,打得太惨。阵地反复易手,尸体都没来得及收。有人受了伤,喊人一声没人理,就自己爬到一边躺下,等着。 薛岳看战况胶着,命令58师跟进,把整个74军压上去。也就这时候,敌人才意识到这山不能丢,拼命往上加兵。但为时已晚。三天两夜,士兵困得不行,就地靠在壕沟里眯一会儿。吃的喝的都跟不上,雨水顺着衣领往里灌,鞋里全是泥。但没人退,谁都知道退了就全完。 五天之后,阵地拿下来了。敌人死了不少,74军也被打得差不多了。但这一次,他们的名字响了。之前谁都不太在意这支部队,觉得就是个刚成军没多久的新编单位。可这次是真正立住了。从岷山开始,“抗日铁军”这四个字就贴在他们身上了。 这场仗也让日军原本的计划出了偏差。他们想从德安穿过,快刀割裂国军防线。没想到在这山头卡了这么久。紧接着的万家岭战役,就是趁着这个节奏打下的。敌人的106师团被围,伤亡惨重。 冈村宁次后来感慨,说撼山易,撼薛将军难。虽然是敌人嘴里的话,但谁听了都知道,这是认栽了。 俞济时没再参与后续指挥。有人替他说话,说他不是没血性,只是位子不一样了,想得多。但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晚了。战场结果已经摆在那儿。薛岳狠,是真狠,可他赌赢了。他点的人行,他压的部队顶住了。 王耀武这一战也打出了名气,之后一路升上去。张灵甫也在这时候开始冒头。74军变了,不再是当初那个不被看好的队伍。他们在长沙、在赣北、在很多战场都扛过压力。 再说回岷山,那儿现在静悄悄的。壕沟都被土填平了。当年打仗的地方,长满了杂草。谁要是不提,根本看不出那儿曾经是火线。可有些人还记得。夜里睡不着,偶尔会梦见山头上的火光,梦见旗帜重新升起来的那一刻。没人说话,只有风在吹,吹得眼睛疼。

0 阅读:0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