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两件大事,高市早苗该有危机感了!第一件大事,12条中日航线取消了;第二件大事,中方已经拒绝参加明年的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了。中方目前的措施只是“开胃菜”。 12 条航线的取消,可不是少了几种出行选择那么简单。这些航线串联起的是旅游、商务两大核心领域,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几乎是立竿见影。 要知道,中国游客曾撑起日本入境旅游消费的三成以上,从东京银座的药妆店到京都清水寺的和服租赁店,从大阪环球影城的快速通行券到北海道的滑雪度假村,到处都依赖中国游客的消费。 2019 年巅峰时期,单是中国游客在日本的购物支出就占了免税店总营收的近六成,很多地方的中小企业专门针对中国游客调整了营业时间和商品结构。 现在航线一断,日本观光厅急着测算损失,初步估计短期内酒店入住率会下滑 30% 以上,那些靠旺季生存的民宿、餐饮店,怕是要面临 “旺季变淡季” 的窘境。 商务往来的受阻更让日本企业头疼。丰田、本田这些车企在华有大量合资工厂,技术人员每周都要靠这些航线往返中日调试设备、对接生产;电子巨头索尼、松下的零部件采购团队,原本每月都要飞中国考察供应链。 现在航线取消,要么得绕道第三国多花一两天时间,要么就得推迟项目进度。有日本经贸团体透露,光是汽车行业,因为人员往来不便已经导致两个新车型的上市计划延后,直接影响了季度营收预期。对依赖出口的日本经济来说,这无疑是往本就疲软的复苏势头泼了盆冷水。 相比航线取消的经济冲击,中方拒绝参加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的政治分量更重。这个自 2008 年启动的会议机制,是东亚区域合作的核心平台,小到农产品贸易壁垒,大到自贸区谈判、灾害联防,都要靠这个平台协调。 日本原本还盼着明年主办会议,借机提升在东亚的话语权,甚至想推动自己主导的 “供应链重组” 计划。这下中方直接拒绝出席,不仅让日本的主办算盘落了空,更让它在区域外交中丢了颜面。 翻看历史就知道,这种会议停摆早有先例,2005 年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2012 年钓鱼岛事件后,会议都曾停滞数年,每次都是日本的不当行为打破了合作基础,如今高市早苗的激进言论显然是重蹈覆辙。 更微妙的是,这会让韩国对日本更加警惕,毕竟韩国在历史问题上与日本本就有分歧,说不定会借机与中国加强合作,让日本在区域经济格局中逐渐被边缘化。 这一切的根源,都指向高市早苗上任后的一系列操作。她刚上台就在涉台问题上频频 “踩线”,不仅暗示 “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推动日本自卫队在西南诸岛部署反舰导弹,把激进言论变成了实际行动。外交部的回应说得很明白,是日本领导人的错误言论彻底损害了合作基础。 内外交困的高市早苗,如今正面临来自民间的怒火。她的社交媒体账号下,满是日本网民的批评声音,“去中国道歉并辞职”“别把国民拖进战争” 的留言刷了屏,还有人直接吐槽 “因为你的发言,日元贬值物价飞涨,中小企业快扛不住了”。 之前上千名民众聚集在首相官邸前抗议,举着 “高市下台” 的标语,现在线上的不满情绪更是越积越多。而她寄予希望的美国盟友,态度也并不明确,前总统特朗普之前就直白表示 “盟友在贸易上占美国便宜”,显然不会为日本的激进言论全力站台。 最让日本不安的还是 “开胃菜” 这个说法。要是高市早苗继续不收手,后续可能还有更严厉的反制。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本就步履维艰,现在怕是要彻底停滞。 日本的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要是经贸合作进一步受限,安倍晋三时期就喊的 “经济重生计划” 恐怕会彻底泡汤。 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清晰,中方的反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对日本步步紧逼的回应。高市早苗要是还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不收回错误言论、停止军事挑衅,只会让日本承受更大的代价。东亚的和平稳定,从来不是靠激进言论和军事部署换来的,相互尊重才是合作的前提。 在这场由政治言论点燃的退订海啸中,日本旅游业被迫直面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 但比经济损失更深刻的,是中国游客用消费选择书写的态度:当基本安全与尊严无法保障,风景与奢侈品不再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 信源: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