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大将一生娶过两个女人,第二个妻子傅涯为他守寡49年,独自将4个孩子抚养成人,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9-16 20:33:32

陈赓大将一生娶过两个女人,第二个妻子傅涯为他守寡49年,独自将4个孩子抚养成人,是陈赓最应感谢的人,但傅涯临终前却拒绝与陈赓合葬,这又是为何呢? 陈赓将军的一生,有过两位妻子。发妻名叫王根英,也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两人在战火中相识相爱。可惜1939年,王根英在一次突围中为抢救党内重要文件,壮烈牺牲。妻子的离去,给陈赓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发誓要为亡妻守节三年。 战友们看着他日渐消瘦,心里都替他着急。三年之期将至,大家伙儿都觉得,该有个人来照顾他的生活了。一个叫傅涯的姑娘,走进了陈赓的世界。 傅涯是文工团的一名小干事,浑身透着一股来自大上海的灵气。她第一次见到陈赓这大名鼎鼎的司令员,以为会是个不苟言笑的严肃首长。谁知陈赓一开口,几句话就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傅涯记住了这个有趣的司令员,而陈赓,也对这个眼睛会说话的姑娘一见钟情。 傅涯不是个简单的姑娘。她出身于上海一个家境不错的人家,却为了革命理想,毅然带着弟弟妹妹奔赴延安。傅涯要找的,是一个能与自己并肩战斗的革命伴侣。 陈赓无疑是最佳人选。他出身将门,文武双全;他为前妻守节,重情重义;他驰骋疆场,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在组织的撮合与彼此的吸引下,两颗心越走越近。1943年2月,在邓小平的主持下,陈赓和傅涯在一间简陋的窑洞里,完成了他们的婚礼。 那时的延安,条件艰苦,陈赓给了傅涯三个比任何物质都珍贵的承诺:第一,尊重你的革命事业,绝不阻拦你前进;第二,不会利用职权把你调到我身边,你可以有自己独立的工作;第三,我会爱你,一直到永远! 婚后第三天,傅涯就搬出了司令部,住到附近的农家,继续自己的工作。陈赓思念妻子,就把满腔的情话写进日记里。两人每次分别,都会互赠日记本,记录下军中的趣闻和对彼此的牵挂。 1945年,他们的大儿子陈知建出生。傅涯坐月子,没什么好东西补身体,陈赓就到处想办法,把自己特供的牛奶、白糖都留给妻子,还亲自去捡煤炭换钱,给傅涯买来大米和蜂蜜。 然而,战争年代的团聚总是短暂的。陈赓很快又奔赴前线,一走就是三年多。傅涯独自带着孩子,在后方默默支持。有一次,她实在思念丈夫,就带着3岁的儿子千里迢迢去前线探望。谁知儿子太久没见父亲,竟认不出来了。而陈赓见到妻儿,还没来得及好好说上几句体己话,就催促道:“现在战事正紧,你们还是快回去吧!你来了,别的同志家属也想来,影响不好!” 傅涯理解丈夫的难处,当天便带着儿子,踏上了返回延安的路。 傅涯的善良与大度,不仅体现在对丈夫事业的理解上,更体现在她对继子的态度上。1946年,组织终于找到了陈赓与前妻王根英失散多年的儿子——陈知非。当17岁的陈知非被送到陈赓住所时,陈赓恰好不在,是傅涯接待了他。傅涯当时也只比这个继子大11岁,她立马杀了家里唯一一只鸡,还特意做了几道上海家乡菜,热情地欢迎这个“新”的家人。 在傅涯的悉心照料下,陈知非很快融入了这个家庭。傅涯把他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疼爱,教他说北方话,辅导他功课,给他做家乡小吃。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陈赓早年在战场上受过重伤,身体本就不好,加上常年过度劳累,健康状况每况愈下。1961年3月16日,为革命事业操劳一生的陈赓大将因心肌梗塞在上海病逝,年仅58岁。 丈夫的离去,让年仅43岁的傅涯悲痛欲绝。她的精神支柱倒了,最小的儿子才2岁,大病一场后,傅涯擦干眼泪,重新振作起来。她还有更重要的责任——把孩子们抚养成人。 在之后的49年里,傅涯没有再嫁,她把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了孩子和整理陈赓的遗稿上。她含辛茹苦,将五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三个儿子成为将军,女儿是解放军总医院的主任医师,继子陈知非也成了航天工业部的知名专家。 在整理丈夫日记的过程中,她从丈夫的字里行间,读懂了他对王根英烈士那份刻骨铭心的爱与思念。傅涯没有丝毫的嫉妒,反而被这份深情深深打动,对那位素未谋面的“情敌”充满了敬意。 于是,她决定——为王根英烈士立传!她四处奔走,寻访王根英的亲友和战友,搜集第一手资料,甚至亲自跑到王根英的老家,将了解到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更令人敬佩的是,当她得知王根英的老母亲尚在人世时,便每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寄去生活费,替王根英尽孝,直到老人80岁高龄去世。 2010年,92岁的傅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遗嘱中,她道出了那个埋藏心底多年的愿望:希望将陈赓的墓从八宝山迁出,与他的第一任妻子王根英合葬。而她自己,则另寻一处安眠。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