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粟裕拒绝渡江,毛主席思索良久后,有了换帅的想法,陈毅连忙表示:换谁?谁

寒烟锁重 2025-09-13 20:12:41

1948年粟裕拒绝渡江,毛主席思索良久后,有了换帅的想法,陈毅连忙表示:换谁?谁去都可能会全军覆没啊!粟裕去还能保留三五万人! 1948年1月的一天,刚刚率部打完沙土集战役的粟裕接到了中央的指示,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第一、第四和第六纵队,组成第一兵团,由粟裕带领过江。 组织希望粟裕能带领这支主力在湖南、江西一带与敌人周旋,牵制国民党的兵力。接到命令后,粟裕开始做过江准备。 然而几个月后,粟裕还是鼓起勇气向军委提出自己的意见,他建议取消这次渡江行动。毛主席接到粟裕的报告后,思索良久,他决定召回粟裕与陈毅,当面听听他们的意见。 1948年4月,粟裕与陈毅来到了中央,毛主席听到后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接见了他们。看到粟裕的时候,主席心里非常高兴,甚至专门出门迎接他。 自打苏区分别后,二人已经17年没有见面了,粟裕心里也十分激动,曾经他在天子洞经常请教主席带兵打仗的方法。如今,革命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功,可眼下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很快,中央专门召开了特别会议,毛主席等领导人都在会场听取粟裕的报告。对此,粟裕早早就有了准备,当初接到渡江作战命令后,粟裕就在思考南下的弊端。 曾经,他作为抗日北上先遣队的一员,亲身体验过孤军深入敌人腹地的困难。而且分兵南下后,粟裕并不认为华东和中原的战局会因此有所改变。 蒋介石在中原战场有4个主力军,其中包括他的整编第五军、整编11师两个嫡系主力。若组织部队过江,蒋介石肯定会调动江北的部队参与围攻,可粟裕不认为蒋介石会动这4个主力军。 那样解放军自己削弱了在中原的兵力,战局就会变得更加危险。考虑到这些隐患后,粟裕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中野与华野在中原地区有10个主力纵队,再加上两广纵队以及地方武装,解放军已经有了在中原打歼灭战的条件。 若是能一举吃掉蒋在中原的主力,战争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他们手里,那时再过江也会打得更容易。 在会上,毛主席听到粟裕的战略构想,一度以为粟裕计划将几百万国民党军都消灭在北方。粟裕倒是没有想这么多,他表示自己的计划最多消灭四五十万敌人。 毛主席理解他的想法,但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原来主席急着让部队过江,是因为中野在大别山的处境非常不妙。刘邓大军那时已经被严重消耗,急需身旁的部队过江,分担他们在中原的压力。 因此,毛主席还是对粟裕表示:若是他不愿意率部过江,组织可以考虑换其他统帅。粟裕听了这话后,并没有退缩,而是坚定表示他有把握在中原与敌人大战,若是就这么分兵错过战机,那解放全国事情恐怕要被推迟。 此时,老搭档陈毅站出来力挺粟裕,他对众人说道:“另换统帅?换谁?谁去都只有全军覆没的结果,只有粟裕同志去,还可能保留三五万人,等待救援。” 听到他们这么说,毛主席暂时选择休会,大家也开始思考留在中原决战与渡江的得失。 过了一会儿之后,毛主席又问粟裕是否改变想法,粟裕也豁出去了,他坚定表示自己还是坚持原来的意见,一定要争取把敌人的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 见粟裕态度坚定,毛主席也笑了起来,他当众宣布支持粟裕的计划,取消华野渡江的方案。可确定了计划是一回事,怎么打是另一回事,有了主席的支持,在场的人们也同意了粟裕的方案。 会后,毛主席特意请粟裕吃饭,他也想好了该怎么部署。吃饭的时候,主席就告诉粟裕一个新的安排,那就是暂时不让陈毅回华野,部队的事情由粟裕一人负责。 而这则让粟裕非常惊讶,他连忙表示华野还是要有陈老总坐镇。毛主席心意已决,在与众人商议后,大家决定让陈毅与邓子恢到中原军区,负责那里的工作。粟裕心里还是不踏实,又找到陈毅商议此事,陈毅表示组织让他去哪里他就去哪里。 在众人的推动下,华野迎来了重要的改变,陈老总前往中原局,虽然还担任着华野司令,但华野的事务由代司令粟裕全权处理。 见到毛主席如此信任自己,粟裕十分激动,他当着大家的面立下军令状。随后,粟裕回到了华野开始准备接下来的部署,中央也派了朱老总与陈老总来到军中进行动员。 自此,粟裕挑起了华野的重担,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很快就率部取得了开封战役的胜利。接下来的日子里,粟裕靠着自己杰出的军事能力,消灭了大量敌军,并率部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全国战局。

0 阅读:384

评论列表

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

5
2025-09-13 21:08

天才的统帅,天才的大将。

猜你喜欢

寒烟锁重

寒烟锁重

缘起,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你, 缘灭,我看到了你在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