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7岁的薛岳被告上法庭,面对法官的询问他沉默了许久,然后叹了口气说:

小史论过去 2025-09-03 14:06:27

1993年,97岁的薛岳被告上法庭,面对法官的询问他沉默了许久,然后叹了口气说:“我杀了十万日本人”,话音一落,全场顿时停了下来! 薛岳1896年生于广东韶关一个客家农民家庭,早年投身革命,加入同盟会。1914年他入伍,1918年从保定军校毕业,之后追随孙中山。1922年陈炯明叛变期间,他护送宋庆龄脱险,这件事让他在国民党内崭露头角。后来他追随蒋介石,参与多项军事行动,但两人关系一直起伏不定,早年薛岳曾参与反蒋活动,中原大战时与桂系合作对抗蒋军,不过后来归顺,担任重要职务。 抗日战争爆发后,薛岳成为关键人物。1937年淞沪会战,他指挥部队阻击日军进攻,使用炮火和步枪结合战术,造成日军损失。这场战役让他声名鹊起。之后在第三战区,他建立黄山和天目山游击根据地,指挥部队在苏浙皖地区展开游击战,破坏日军交通线和长江航道,牵制敌军主力。他的贡献不止于此,还包括指挥赣北作战,阻挡日军南下。 长沙会战是薛岳军事生涯的高峰。他总结出天炉战法,利用湖南山区地形,先节节抵抗诱敌深入,然后破坏道路切断补给,最后包围歼灭。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他率18万部队坚守20多天,击毙日军4万多人。日军从江西北部进攻,他部署部队在河流和山地设伏,逐步消耗敌军。第二战1941年9月,日军12万兵力来袭,他调整战术,部队从侧翼包抄,导致日军退却混乱。这次虽有损失,但仍重创对手。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底到1942年初,薛岳指挥30万部队对抗日军12万。他利用情报优势,预判敌军动向,在长沙外围设多层防御。日军一度攻入长沙市区,但国军反击猛烈,最终迫使日军撤退。这场会战被视为中国军队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重要胜利,薛岳因此获誉抗日战神,据统计他指挥战役中歼灭日军总数超过10万。这些战绩让他成为抗战中消灭日军最多的将领之一。 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情况不同。日军进攻猛烈,薛岳指挥部从长沙后撤到耒阳,但疏忽指定长沙守军负责人,导致第四军军长张德能自行决定焚城撤退,长沙陷落。这次失败让薛岳备受批评,不过他整体抗日贡献仍被认可。战后他继续指挥浙赣战役,阻击日军。 薛岳与蒋介石关系复杂。早年中原大战他反蒋,后来投靠,但蒋始终不完全信任他。抗日期间,长沙会战前蒋打算放弃长沙,薛岳打电话争辩,两人从讨论转为争执,最后宋美龄调解才化解。1944年薛岳出兵赣州机场,想直接从美军接收军械,这事绕过蒋介石,引起不满。海南岛战役1950年,他任防卫总司令,但战役失利,部队败退台湾。 退到台湾后,薛岳名义上挂总统府战略顾问衔,但避开蒋介石,不常露面。他从将军官邸搬出,住进乡下小民房,生活简朴。房间只够放床和书桌,每天凌晨4点起床锻炼,练字,晚上7点睡,规律度日。他一生没积攒财富,只有三套衣服替换。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上台,他写信建议撤销反攻大陆委员会,改成两岸统一委员会,这观点引起党内不满,但他坚持表达。 1993年,97岁的薛岳因拖欠官邸房租被台湾银行告上法庭。根据台湾规定,国民党将军不再享政府津贴,他无力支付高额租金。法庭审理时,银行职员陈述欠款细节,法官询问回应。薛岳沉默后说出那句著名的话,震惊全场。这事件反映出老将晚年困境,他只好卖掉其他房产凑钱缴租。社会广泛关注,许多人为他鸣不平,凸显抗战英雄的境遇变化。 薛岳性格耿直,倔强,从不低头。他在湖南主政七年,严格管理舆论,封锁共产党消息,大肆打击地下组织,制造流血事件。这些行为让他褒贬不一,有人说他背离三民主义,成为蒋介石工具。但他的爱国心无人否认,一生为抗日出力,从不惜命。晚年他归隐,读孔子著作,过平静日子,到1998年102岁离世。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