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读博的儿子跟我聊天:“妈,我的手机现在不大好用了,总是无缘无故关机。”我问
晚上,读博的儿子跟我聊天:“妈,我的手机现在不大好用了,总是无缘无故关机。”我问他:“你的手机几年了?”儿子说:“用了四年多了,马上五年了。”我说:“那应该换了。有钱么?没钱老妈支援点。”儿子说:“有钱,我每个月工资五千块哪能花得了?我想买一部三千元的手机就行。”我马上附和道:“三千元的就行,手机更新换代很快,没有必要买很贵的,换的时候还很心疼。”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周末家庭群里突然炸了锅。侄女发了张最新款旗舰手机的宣传图,说男朋友送了她一台,光是摄像头就有五个,还能拍8K视频。弟媳跟着晒出转账记录,原来侄女的男朋友为了买这部近万元的手机,刷爆了三张信用卡。
儿子默默在群里发了张自己新手机的照片,磨砂黑的外壳,看起来普普通通。没想到侄子立刻跳出来:“哥,你这手机也太寒酸了吧?读博士还这么抠门?”儿子回了个笑脸表情:“够用就行。”我看着手机屏幕,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想起儿子读本科时,为了省路费,寒暑假都留在学校做实验;读硕士时,舍不得买新衣服,总穿着洗得发白的运动衫。
第二天,儿子突然打视频电话过来。画面里他正在实验室,白大褂上沾着试剂的痕迹,身后的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数据。“妈,跟您说个事儿。”他推了推眼镜,“我们导师最近在做留守儿童助学项目,我想把买手机省下来的钱捐一部分,大概两千块,您觉得行吗?”
我鼻子一酸,差点掉眼泪。四年前儿子考上博士那天,我和他爸在小饭馆摆了一桌,庆祝完才发现口袋里的钱只够坐公交车回家。儿子当时就说:“爸妈,等我有出息了,一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这些年他确实说到做到,每个月发了补助,第一时间就给我们转生活费,自己却过得紧巴巴的。
“当然行!”我抹了把脸,笑着说,“儿子做得对,钱花在刀刃上才值。”儿子开心地笑起来,露出两颗虎牙,跟小时候一模一样:“我算了算,三千块的手机已经很好用了。而且实验室的师兄师姐都说,捐钱比买贵手机更有意义。”
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弟媳耳朵里。有天她突然给我打电话,语气里带着几分嘲讽:“听说你儿子买便宜手机,把钱捐给陌生人?放着自家亲戚不帮,倒去充大善人。”我刚要开口,她又说:“我家孩子最近想换电脑,你让你儿子赞助赞助?都是一家人,总不能看着不管吧?”
我握着手机,气得手直发抖。正要反驳,儿子发来消息:“妈,别理她。我的钱想怎么花是我的自由。”顿了顿,又发来一张照片——山区孩子们举着写有他名字的感谢信,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后来,儿子经常跟我分享助学项目的进展。他说资助的小女孩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还给他写了信;说周末要去给孩子们辅导功课;说看到孩子们的笑脸,觉得一切都值得。
再后来,家庭群里很少看到侄女晒奢侈品了。听弟弟说,她男朋友因为过度消费,工作丢了,两人也分了手。而儿子依旧用着那部三千元的手机,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好几篇论文,还获得了省级优秀学生的称号。
上个月回老家,邻居王阿姨拉着我的手说:“你儿子真是好样的!我们家孩子现在总说,要向你儿子学习,不攀比,做有意义的事。”我望着墙上儿子的奖状,突然觉得,真正的富有,不是穿名牌、用贵手机,而是心里装着别人,活得有价值、有温度。而我这个当妈的,还有什么比这更骄傲的呢?
延龄客
好故事,值得传播
凉冰
不管是不是故事,感觉挺好的
用户11xxx04
故事会
盲又聋
我月入2个多,手机2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