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宋美龄106岁去世,贴身厨子回家后不久自尽,事后妻子含泪透露缘由:无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08 16:00:55

2003年,宋美龄106岁去世,贴身厨子回家后不久自尽,事后妻子含泪透露缘由:无路可走!宋美龄去世后,贴身厨子为何自尽?妻子含泪说出真相。 这个贴身厨子就是高瑞坤,他和宋美龄的缘分始于1949年那个中秋夜。当时他在官邸后厨忙得满头大汗,炉火正旺时突然被人叫去见宋美龄。 原来他做的桂花山药糕,清淡里带着细甜,入口柔滑,正好合了宋美龄的口味。就这一口点心,让他成了宋家厨房的人,一待就是大半辈子。 后来高瑞坤跟着宋美龄从台湾到美国,1975年蒋介石去世五个月后,他作为三十名随行人员之一,陪着宋美龄定居长岛。 在美国的二十年里,他的日子全围着厨房转。宋美龄爱吃淮扬菜,口味挑剔,油多一点、咸淡差一分都不行,他就把川菜手艺和淮扬菜结合,还学了西餐手法调和菜式。 为了准备符合要求的早餐,他每天凌晨四点就到厨房忙活,食材新鲜度、营养搭配都记在小本本上,连宋美龄用餐的快慢、次序都摸得一清二楚。 宋美龄待他不算薄,服务满三十年时送过他一把刻着“持之以恒”的水果刀,还承诺“你为我做饭到老,我养你到老”。 可这份服务也像副枷锁,在美国期间,宋美龄严禁随行人员擅自离境,1995年他想趁宋美龄回台时探亲,却被拒绝:“离开就别想再回来。” 后来父母去世,他都没能回家送终,只能靠书信了解家里情况。 2003年宋美龄因肺炎去世,高瑞坤跟着大伙回台湾,本以为能安稳过日子,没想到等待他的是接连的打击。 一开始他被安排在士林官邸,没多久就调到陈水扁身边,可没干多久,又被转到第三局管仓库。 以前握了一辈子锅铲的人,如今每天只能推着车清点物品、整理货架,心里的落差别提多大了。 更难熬的是上级的态度,先后三次找他谈话,明里暗里劝他主动辞职。可按规定,主动辞职就领不到退休金,他一把年纪,辞职了哪儿还能找到活计?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次子投资亏了本,债主天天上门催债,家里被闹得鸡犬不宁。 他硬着头皮去申请补助,表格交上去没批下来,反倒被提醒“注意言行举止”。 高瑞坤试着去餐厅当顾问,可年轻厨师们聊的分子料理、视觉呈现,他一句也听不懂。 他想露一手传统刀工,却被笑着说“太慢,跟不上时代”;精心设计的点心,也被经理以“太过时”否决。 他站在厨房角落,听着年轻人的笑声,觉得自己像个外人。 回到家,他常常坐在阳台发呆,手里摩挲着宋美龄送的水果刀,或是那个刻字怀表。 以前这是荣耀,现在却成了提醒——那个需要他的人不在了,他的手艺、他的价值,好像也跟着没了。 妻子看他日渐沉默,心里急得慌,可劝也劝不动。 2004年7月12日凌晨,高瑞坤选择了上吊自尽。 总统府闻讯后派人去家里慰问,给了些协助,说他的死和工作没直接关系。 但林丽儿心里清楚,是工作的落差、被逼辞职的压力、家里的债务,还有那没批下来的补助,一层层把丈夫逼到了绝路。 这个伺候了宋美龄大半辈子的厨子,终究没能熬过主人离世后的变局。就像一把为特定锁孔打造的钥匙,锁没了,钥匙也就找不到存在的意义了。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光明数字报 2015年10月10日 关于“晚年宋美龄在美岁月”的报道)

0 阅读:0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