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被国际社会孤立了。因为11月的台风海鸥造成的灾害过于严重,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但是,竟然没有一个国家向菲律宾伸出援手,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这场11月1日生成的风暴4日登陆南莱特省后,横扫中部地区的14到15级狂风把房屋掀成碎片,洪水漫过农田时连农作物的影子都没留下,74条道路断了28条,159个海港停摆40个,最后连电力和通讯都彻底“罢工”了。 截至11月8日,204人确认死亡、109人失踪,291万民众受灾,近3万座房屋塌的塌、破的破,农业损失光算出来的就有480万人民币,这还没算上那些被冲毁的桥梁和学校。 小马科斯在灾害第四天就急着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一边调动国内仅有的资源抢险,一边赶紧向国际社会伸手求助,可这求助信号发出去,却像扔进了没人回应的空房间。 讽刺的是,那些被菲律宾当“靠山”的美西方盟友,这会儿全露出了真面目。 台风登陆前几天,菲律宾防长还在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开联合防务会议,拍着胸脯说联盟多牢固,结果灾后美国只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给了25万美元——这点钱连菲律宾8.3亿比索的基础设施损失零头都不够,仅占0.03%,简直是打发叫花子。 最过分的是,台风登陆前三天,美国商务部还顺手给菲律宾芒果出口加了19%的关税,援助的钱还没芒果多收的税零头多。 日本倒是大方,承诺给500万美元,可物资迟迟没见踪影,就像写了张空头支票;欧盟凑了150万欧元,分摊到每个成员国头上,估计连灾区的瓶装水都买不了几箱;澳大利亚更绝,送来的物资被菲律宾海关查出“有军事用途嫌疑”扣下了,等于白跑一趟。 这些“盟友”对援助抠门,卖武器倒是挺积极。几个月前美国刚批准给菲律宾卖55.8亿美元的F-16战机,日本在南海问题上喊着“支持菲律宾”,可真到天灾面前,连点实在东西都拿不出来。 对比之下,菲律宾自己花260亿比索建的511个防洪项目,在台风面前脆得像纸糊的,本指望盟友救急,结果盼来的全是“口头安慰”。 这一切都是小马科斯政府自己选的“外交路子”闹的。2022年刚上台时,他还说菲律宾是“所有人的朋友”,把首次国事访问放在中国,喊着要建“黄金时代”,可不到三年就变脸了。 为了抱美国大腿,他暂停了中国投资的达沃-萨马尔大桥等基建项目,转头给美国开放了9个军事基地,甚至在吕宋岛北部部署能打1600公里的“台风”导弹系统,把菲律宾变成美国“第一岛链”的棋子,距离台湾海峡才500英里,等于把自己绑上了中美对抗的战车。 他以为靠军事投靠能换美国的贸易优惠,结果美国该加关税照样加,从17%涨到20%,拿捏着菲律宾占出口16%的130亿美元对美贸易命脉,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可中国这边,从来都是实打实的援助。2021年台风“雷伊”时给了100万美元现汇和4725吨大米,2023年台风“杜苏芮”又捐了400万元人民币物资,从2013年到现在累计援助超2100万美元,而且从不附加政治条件,直接送灾区最缺的帐篷、毛毯和发电机。 这次“海鸥”过后,中国企业没声张,默默用在菲律宾投资的港口设备清理道路、运物资,反倒是那些喊着“联盟牢不可破”的国家,连个人影都见不着。 菲律宾媒体自己都忍不住问:“为什么每次灾难都要等外援?”有电台主持人说得更直白:“真正帮得上忙的,反而是那个没多说话的邻居”。 现在更糟的是,“海鸥”刚走,台风“凤凰”又要来了,8日就进菲律宾预警区,北部吕宋岛又得疏散民众,可灾区连足够的帐篷和食品都没凑齐。 小马科斯这才着急,9月底赶紧找中国大使示好,说“南海问题不是全部”,想回头要援助,可早干嘛去了? 之前拿着中国的援助款买美国武器,跟着美日澳搞针对中国的军演,现在灾了才想起邻居,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早说了,人道援助讲原则,不能被当“冤大头”,毕竟中国民众看着菲律宾“吃饭砸锅”,早就不乐意了。 这场台风就像面镜子,照出美西方“盟友”的虚情假意,也照出菲律宾外交“投错胎”的尴尬。 那些平时喊得震天响的安全承诺,到了天灾面前连瓶矿泉水都换不来;而被他们边缘化的中国,反而一直是灾难中的靠谱邻居。 现在291万受灾民众还在临时帐篷里等物资,小马科斯怕是该想明白:把国家安全寄托在远隔重洋的“大腿”上,不如好好维护身边的务实合作,毕竟台风眼里,只有真金白银的援助管用,没有空头支票能挡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