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破产在即,超三成国家欠账,中方献出一计,最大欠债国出现。联合国最近的日子可

红楼背疏影 2025-10-25 15:14:52

联合国破产在即,超三成国家欠账,中方献出一计,最大欠债国出现。联合国最近的日子可不好过,秘书长古特雷斯都出来喊话了,说是没钱了,作为由193个会员国构成的多边机制,其常规预算收缴率不足七成,超三分之一会员国未足额缴纳会费,财政赤字问题已触及运营红线。其中,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欠费问题尤为突出,经济体那么大,欠的钱也最多,账单都堆到30亿美金了…… 根据联合国官网数据,截至2025年10月20日,64个国家未足额缴纳2025年常规会费,若叠加2024年及此前欠费,欠缴国家数量增至79个,累计欠缴总额突破43亿美元。 从欠费结构看,美国以30.76亿美元的累计欠缴额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全球欠费总额的71.5%,是公认的最大欠费国。 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主任贾烈英指出,这种"少数主要出资国拖欠"的格局具有结构性风险,直接放大了财政危机的冲击范围。 美国的长期欠费行为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单纯的预算审批问题。2025年1月特朗普政府再度执政后,美国正式暂停缴纳联合国会费,其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宣称的"国会预算审批延迟"仅为表层理由, 深层动因集中于三方面: 其一,政治利益捆绑。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下,将会费作为迫使联合国满足其政治诉求的工具,质疑美国在联合国"出资与话语权不匹配"; 其二,历史行为惯性。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曾以"联合国效率低下"为由拖欠会费,2017年特朗普首任期内更累计拖欠5.3亿美元,形成"欠费-施压-妥协"的博弈模式; 其三,意识形态驱动。美国国内右翼势力认为联合国存在"削弱美国霸权"的倾向,通过欠费表达对多边机制的抵触。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贾烈英指出,联合国缺乏对欠费国的有效惩戒机制,且预算需193国协商一致,导致各国易将缴费与自身诉求挂钩,进一步加剧欠费乱象。 财政危机已对联合国核心职能产生实质性冲击,为维持基本运转,联合国启动系列紧急节流措施:裁撤2681个岗位,将人员规模削减18.8%;暂停1.3万至1.4万名维和军警及文职人员的海外部署;压缩纽约总部与日内瓦办事处运维开支,包括万国宫非高峰时段停运自动扶梯等。 从长期影响看,危机可能导致三重风险:一是维和行动收缩,冲突地区安全保障出现真空;二是人道主义救援断供,灾区民生保障陷入困境;三是多边机制权威受损,部分国家可能寻求区域组织替代联合国功能,加剧全球治理碎片化。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运作,2024财年已通过分期方式足额缴清会费,并在2025年10月21日的第五委员会会议上,由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提出"分级补缴+灵活抵扣"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该方案立足公平与可行原则,构建差异化缴费机制:发达国家需在2026年3月前全额补缴;中等收入国家可分3期补缴;最不发达国家可申请缓缴。 同时创新抵扣机制,会员国对联合国援助项目的实物捐赠可抵扣不超过30%的欠缴金额。中国同步承诺于10月31日前足额缴纳2025年常规会费及维和摊款合计约3.7亿美元,为全球会员国树立履约标杆。 中国方案的科学性已获得广泛认同,截至10月22日,已有23个国家明确表示支持,涵盖12个非洲国家和8个亚洲国家。 以中等收入国家欠费500万美元为例,按方案可分2026年3月、6月、9月三期补缴,若其向联合国难民署捐赠150万美元帐篷,经评估后可抵扣等额欠费,实际仅需补缴350万美元,这种设计既降低了欠缴国负担,又保障了联合国资源补给。 该方案与中国此前提出的联合国改革五点建议一脉相承,均聚焦"务实高效""行动导向"等核心原则,为多边机制改革提供了中国思路。 当前危机的化解仍存在关键变量——美国尚未就中国方案表态,也未提出明确补缴计划。鉴于美国欠费占比超七成,其态度直接决定危机缓解程度,即便其他国家全面响应中国方案,也仅能覆盖约30%的欠费缺口,联合国资金链断裂风险仍未完全消除。 联合国作为全球核心多边组织,其存续与效能直接关系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进程,此次财政危机本质是国际政治格局变迁中"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博弈"的集中体现。 美国的欠费行为实质是对多边秩序的侵蚀,而中国方案则为维护多边机制提供了可行路径,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2025年11月将成为危机化解的"关键窗口期",各国需就中国方案达成共识。若方案顺利通过,预计2026年3月前可收回约60%欠缴会费,显著缓解资金压力。 此次危机更为全球治理敲响警钟:联合国财政困境具有结构性,需从制度层面完善缴费约束机制,同时强化发展中国家话语权。 正如古特雷斯所言,这是"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时刻",唯有各国摒弃单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承诺,履行缴费义务,才能让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持续发挥核心作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5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