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了、炸了、真的又炸了!俄军在今天凌晨对乌克兰的大规模空袭中,基辅的TEC-5发电厂遭到多枚“伊斯坎德尔”导弹的打击。 俄军这波凌晨空袭确实够精准,多枚“伊斯坎德尔”导弹直奔基辅TEC-5发电厂,一炸一个准,这事儿看着突然,其实早有章法。 上个月就有过26枚伊斯坎德尔-M全部命中、零拦截的案例,拦截率从之前的三成多掉到了一成都不到,北约的防空网在这玩意儿面前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这次打TEC-5,估计乌军的防空系统又是一阵忙活,最后还是没拦住,毕竟面对能在下落前几秒突然变轨的导弹,雷达预测的落点和实际落点能差出几百米,拦截弹基本是“空对空”。 再看TEC-5发电厂,虽然没有它的具体装机数据,但参考基辅周边的同类设施就能猜个大概。 之前被摧毁的特里波利热电站是基辅州、切尔卡瑟州和日托米尔州最大的电力供应商,4枚导弹就给炸没了,而TEC-5作为基辅市区的重要电厂,承担的供电压力只会更大。 乌克兰的电力结构里,火电占比30%,这些发电厂就是冬天供暖、民生用电的“命门”。 2024年12月基辅另一轮空袭里,只是供暖管道受损就导致670多座居民楼、16所医疗机构供暖中断,这次直接炸了发电厂本体,影响只会更严重。 现在眼看要入冬,基辅居民怕是又要面临拉闸限电的日子,医院、学校的运转都得受影响,甚至可能得去黑市高价买柴油发电机,毕竟之前冲突里电价已经飙涨到了原来的5倍。 俄军选这个时间点打能源设施,显然是摸准了乌克兰的软肋,从冲突开始,俄军就爱用远程导弹打关键目标,2022年冲突首日就发射100多枚导弹炸机场、防空阵地,现在只不过把目标从军事设施转向了能源系统。 这招挺狠的,能源是现代战争的“生命线”,泽连斯基自己都坦言“没有电力,无人机和炮弹都是废铁”。 乌克兰军工企业本来就依赖外部援助,现在电厂被炸,连基本的生产电力都保证不了,炮弹、无人机的供应肯定要受影响。 而且打能源设施比打军事目标划算,一枚伊斯坎德尔虽然造价不低,但炸掉一座电厂造成的损失,比摧毁几辆坦克大多了,还能动摇民心,简直是“一石二鸟”。 乌克兰这边的防御确实有点顶不住了,泽连斯基之前就说过,乌克兰用于保护关键工厂的导弹已经耗尽,之前11枚导弹过来,拦了7枚,剩下4枚就摧毁了特里波利热电站。 现在西方援助的防空导弹不是无限供应的,“爱国者”导弹本身造价高昂,打一枚少一枚,面对俄军的饱和攻击根本不够用。 俄军一个伊斯坎德尔导弹旅就有24辆发射车,能投射24枚导弹,30分钟内还能完成再装填,这种密度的打击,乌军想全拦住根本不现实。 更别说俄军还可能混着巡航导弹和无人机一起打,用无人机吸引防空火力,再让伊斯坎德尔趁虚而入,这套组合拳下来,防空系统很难招架。 就算TEC-5想修,难度也大得很,之前哈尔科夫州的兹米耶夫火力发电厂被导弹袭击后,所有设备受损,大部分都没法用,能源部长说要动员资源恢复,也没说啥时候能好。 乌克兰的能源设施维修本来就缺零件,很多关键设备得从西方进口,运输过程中还可能被俄军打击。 2023年扎波罗热核电站一条输电线路修了好几天才恢复,这还是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现在基辅天天有空袭,维修人员根本没法安心干活,说不定刚修好一部分,又被新一轮导弹炸了。 而且乌克兰天然气运输系统因为缺气,连维持管道压力都成问题,现在又少了电厂的电力支持,能源系统简直是“雪上加霜”。 俄军敢这么密集地用伊斯坎德尔,也说明他们的库存和生产能力还能跟上。 冲突爆发前俄军至少有700多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虽然2022年10月后使用频次减少,但现在又开始大规模动用,要么是库存还有不少,要么是生产线提了速。 毕竟这导弹能携带常规弹头,不用顾忌核威慑的问题,打能源设施这种民用目标也不会引发太大的国际反弹,属于低成本高回报的打法。 现在看来,俄军是打算把这种“能源绞杀”策略持续下去,冬天越近,打电厂的频率可能越高,毕竟冻得难受的民众,对战争的容忍度只会越来越低。 这波TEC-5被炸,不过是俄军能源打击战里的又一个案例,接下来基辅的能源压力,怕是要越来越大了。
炸了、炸了、真的又炸了!俄军在今天凌晨对乌克兰的大规模空袭中,基辅的TEC-5发
未央秘史
2025-10-22 17:42:30
0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