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勃然大怒,现在是俄罗斯和美国,双打乌克兰了!美国已经正式拒绝,将1400亿美元俄罗斯冻结资产转移给乌克兰的计划! 俄乌冲突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火速冻结了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其中绝大部分都存放在欧盟国家,美国本土持有的份额其实并不算高,但作为西方世界的“领头羊”,它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这笔资产的处置走向。 欧盟原本打得一手好算盘,想把这些资产作为抵押,为乌克兰筹集高达1600亿美元的贷款,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上,明确告知欧洲盟友不会加入这一倡议。 美国嘴上说着担心市场稳定,实则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法律层面的限制就是第一个绕不开的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都公开承认,在美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扣押俄罗斯央行的资产是“不合法”的,这种公然违背法律原则的操作一旦实施,不仅会引发国内的法律诉讼,更会让全球对美国所谓的“法治精神”嗤之以鼻。 要知道,美国一直以来都以“产权保护者”自居,可要是为了援助乌克兰就随意处置其他国家的合法资产,相当于亲手砸了自己的招牌。 之前阿富汗的例子就摆在眼前,2021年塔利班掌权后,美国冻结了阿富汗央行约70亿美元的资产,后来还打算把其中一半用于赔偿9・11事件受害者,这一决定在国际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不少国家都开始质疑美国的金融信誉。 更重要的是,美国担心这一举动会动摇美元的霸权地位,近年来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经跌至20多年来的新低,从1999年的71%下降到如今的58.36%左右,去美元化的浪潮正在悄然兴起。 如果这次美国带头转移俄罗斯的冻结资产,只会让更多国家加快抛售美元资产的步伐,转而寻求更安全的储备方式。 以色列就已经调整了外汇储备战略,减少了美元和欧元的持有比例,增加了人民币、澳元等货币的配置,这种趋势一旦蔓延,对美国的金融霸权将是致命打击。 美国显然不会为了乌克兰,牺牲自己的核心利益,毕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特朗普一直以来就对援助乌克兰持反对态度,之前就多次呼吁欧盟更积极地利用俄罗斯资产,现在又借着美国拒绝转移资产的机会大发雷霆,其实是在迎合国内的民意。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国内民众对巨额援乌资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共和党对拜登政府的援乌政策更是频频施压。 虽然2024年4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向乌克兰提供超过600亿美元援助的法案,但反对的声音从未停止。 俄罗斯的强硬反制态度也让美国不得不有所忌惮,莫斯科方面早就放话,任何试图动用其冻结资产的行为都是“盗窃”,并制定了相应的报复措施。 普京曾签署总统令,允许使用美国在俄境内的资产来补偿俄方的损失,今年10月,莫斯科州仲裁法院就冻结了美国纽约梅隆银行和摩根大通总计约3.72亿美元的资产。 之前俄罗斯就没收了埃克森美孚、壳牌等西方公司的在俄资产,价值数百亿美元,这种两败俱伤的结果,美国自然要尽量避免。 欧盟的尴尬处境也从侧面印证了美国的精明,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大部分存放在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这些资产每年能产生约30亿欧元的利息,欧盟原本想通过这些利息为乌克兰提供贷款,却没想到被美国泼了冷水。 比利时早就警告过,挪用这些资产可能会引发诉讼,动摇欧洲金融中心的信誉,甚至削弱欧元的地位。 美国的拒绝正好给了欧盟一个台阶下,也让欧洲独自承担风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毕竟在对俄制裁这件事上,欧洲已经付出了惨重的经济代价,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问题让欧洲各国苦不堪言,现在美国拒绝转移资产,某种程度上也缓解了欧盟的压力。 这一事件背后其实是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亚太地区,对乌克兰的援助自然会有所收缩。 特朗普一直主张“美国优先”,认为美国不应该为了欧洲的安全而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现在美国拒绝转移俄罗斯冻结资产,正是这种战略思想的体现。 乌克兰原本指望靠着西方的援助和俄罗斯硬刚到底,却没想到被自己的“盟友”摆了一道,这种被抛弃的滋味恐怕不好受。 说到底,美国的所有决策都是围绕自身利益展开的,所谓的支持乌克兰、维护民主不过是漂亮的口号。 当援助乌克兰的成本超过了收益,当转移资产会威胁到自身的金融霸权和国内政治稳定时,美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退缩。 特朗普的勃然大怒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既批评了拜登政府的政策,又迎合了国内的民意,可谓一举两得。 而乌克兰只能在这场大国博弈中沦为牺牲品,原本寄予厚望的1400亿美元资产泡汤,后续的援助也变得岌岌可危,未来的路恐怕会更加艰难。 这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终究是靠不住的,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