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关键时刻落井下石,安世半导体禁令后,卯足劲对欧盟出口芯片! 全球第三大功率

未央秘史 2025-10-22 17:42:29

台企关键时刻落井下石,安世半导体禁令后,卯足劲对欧盟出口芯片! 全球第三大功率半导体厂安世半导体(Nexperia)身陷中荷出口管制风暴后,其最大生产据点东莞厂区被迫规划实施“上四休三”工作制,由于安世半导体东莞厂自十一连假后就被限制出货,导致入库量持续大于出库量,工厂生产受到影响。 就在大陆企业为突破管制、重整供应链奋力挣扎的关键时刻,一批台企却嗅到了商机,以堪比饿狼扑食的速度扑向了欧盟市场,上演了一出“落井下石”的商业戏码。 台企的嗅觉向来敏锐,这次更是精准捕捉到了欧洲车厂的焦虑,随着安世断供,德国大众狼堡工厂两条生产线很快停摆,一天损失就超1亿欧元;宝马慕尼黑工厂的交付周期直接拉长到6个月,大量订单面临流失风险。 欧美车厂紧急启动替代方案,台半、强茂、朋程、富鼎等台企立刻闻风而动,组建专项团队对接客户,加班加点核对料号。 一位匿名的台企主管直言不讳,近期欧美车厂的急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公司全员都在忙着安排库存出货,仓库的物流车从早到晚排着长队,在这场抢单大战中,台半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之一。 这家企业的车用芯片占比高达50%,不仅深耕传统车用功率半导体领域,还早早布局了MOSFET、TVS、ESD等多元化产品线,刚好契合了欧洲车厂的替代需求。 凭借齐全的产品线,台半顺利承接了大量从安世转移过来的订单,营收迎来显著增长,朋程科技也不甘示弱,其超高效率二极体与48VMOSFET模组成为香饽饽,尤其是48V模组的产能已经全线拉满,订单排到了明年上半年。 为了抓住这波红利,公司正马不停蹄地扩建第三条产线,法人机构更是对其本季和明年上半年的营运表现给出了乐观预期。 更值得玩味的是,朋程已经计划从明年1月起对非长约客户涨价,借着这波供需失衡的行情坐地起价,算盘打得叮当响。 这些台企的狂欢背后,是对两岸产业链融合共识的公然无视,此前在两岸企业家峰会上,台湾方面还高调宣称要与大陆开展“更大格局、更高层次”的产业合作,强调两岸产业链优势互补能实现“1+1>2”的效果。 可当大陆企业遭遇外部冲击时,他们非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踩着同胞的困境往上爬,这种做法活脱脱复刻了明末晋商的操作——当年晋商不顾民族大义,向清军输送战略物资,最终让这些物资变成了攻打明军的武器;如今台企在大陆芯片产业遭遇封锁时,向欧盟源源不断输送芯片,看似赚得盆满钵满,实则在动摇两岸产业互信的根基。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台企长期依赖大陆市场的供应链和消费需求,不少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产能配套都与大陆企业深度绑定。 以车用芯片领域为例,大陆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更是芯片封装测试等配套产业的聚集地,台企的产品要进入大陆市场,离不开本地的产业链支持。 可在利益面前,他们选择性遗忘了这些依存关系,一门心思扑在短期订单上,有大陆芯片企业负责人无奈表示,此前还在与部分台企洽谈联合研发项目,看到他们这次的操作后,不得不重新评估合作风险,毕竟没人愿意与一个随时可能在背后“捅刀子”的伙伴同行。 从行业格局来看,台企的短期获利难以掩盖其战略短视,功率半导体市场讲究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安世之所以能占据全球第三的位置,靠的是多年积累的客户信任和技术沉淀。 台企这次靠“趁虚而入”拿到的订单,根基本就不稳,一旦安世的出口管制问题得到解决,或者大陆芯片企业加速替代,欧洲车厂很可能重新回流到原有供应链中。 更何况,大陆正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鼎泰匠芯等项目的产能不断释放,未来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只会越来越强。 台企此刻为了短期利益破坏两岸产业生态,长远来看无疑是自断后路,再看这次事件中的欧盟市场,其实台企的介入也未必能真正稳住局面。 安世的芯片在中低端车型市场有着独特的技术适配性,台企的产品虽然能应急,但在兼容性和稳定性上还需要时间验证。 有德国Tier1供应商的总监私下吐槽,为了赶进度仓促更换芯片供应商,后续很可能出现批量的产品故障,到时候损失的可不是一点订单收入。 而台企为了承接急单,已经把产能拉到极限,一旦市场需求出现波动,很容易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这种“赚快钱”的模式根本无法持续。 说到底,台企这次的“落井下石”本质上是短期利益驱动下的短视行为,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两岸半导体产业本可以通过协同合作提升整体竞争力,共同应对外部挑战。 可这些台企却选择了最狭隘的商业路径,既辜负了两岸产业融合的共识,也暴露了其在战略布局上的缺失。 明末晋商的结局是留下了千古骂名,如今的台企如果继续执迷于这种投机操作,最终恐怕也会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代价。 毕竟在全球产业竞争中,靠踩着别人上位的成功从来都不会长久,唯有建立在信任与合作基础上的共赢,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之道。

0 阅读:128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