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乌克兰操碎心的英国前首相约翰逊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共和党内有一派人对普京怀有一种奇怪的同性恋般的迷恋。 这话虽然听着糙,甚至带点没头没脑的调侃,但扒开共和党内部的政治生态一看,还真能找到不少能对上的痕迹。 毕竟约翰逊这人向来爱拿普京说事儿,早几年在G7峰会上就跟特鲁多等人拿普京赤裸上半身骑马的照片打趣,甚至扬言要脱衣秀胸肌比硬汉气概,后来还说普京发动战争是“有毒男子气概”的体现,如今抛出这种出格言论,倒也符合他爱蹭热度、制造话题的风格,尤其是他自己政治生涯起起伏伏,靠谈论俄乌议题刷存在感早成了习惯。 要说共和党内对普京态度暧昧的那拨人,首当其冲得提现任总统特朗普,这位在 2025 年 1 月刚刚宣誓就任美国第 47 任总统的政客,对普京的 “欣赏” 几乎是摆上台面的,早年间就公开称普京是 “天才”,评价其在国际事务中的手腕 “非常强硬”。 2016 年特朗普首次竞选总统期间,他的团队就没少跟俄罗斯方面打交道,前律师兼竞选团队高管迈克尔・科恩,曾直接给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发邮件,恳请克里姆林宫帮忙推进停滞的莫斯科特朗普大厦项目,邮件里那句 “这个项目太重要了,恳请你们协助安排会面”,把主动示好的姿态摆得明明白白。 虽然 “通俄门” 调查最终没认定竞选团队有串通行为,但这些密集的接触和商业诉求,很难不让人觉得双方关系不一般。 如今在任期间,特朗普更是处处透着对俄缓和的意味,不仅多次质疑北约的必要性,还在 2025 年 10 月与泽连斯基会晤时,被问及乌克兰是否需以领土换和平时含糊其辞,只说 “谁也不知道”,此前更直白提议乌克兰按当前战线 “割裂” 顿巴斯,划界停火、各自撤兵,这在强硬反俄的西方阵营里显得格外扎眼。 8 月他更是公开表态,宣布美国将不再直接向乌克兰提供资金援助,称美国过去承诺的 3500 亿美元援助让国家被 “剥削”,未来乌克兰的武器需求要由欧洲北约伙伴承接,美国仅以全价向北约出售装备,这种政策转向几乎是把对乌援助的担子甩给了欧洲,暗含着对俄妥协的姿态。 即便如今身居高位,他还在鼓吹 “24 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明眼人都看得出,这背后大概率是要牺牲乌克兰利益来迎合俄罗斯。 特朗普的态度像一颗种子,在共和党内部催生出了一批“追随者”,其中以玛乔丽・泰勒・格林为代表的激进派最为典型。 这位被《纽约邮报》贴上“莫斯科玛乔丽”标签的众议员,几乎把反对对乌援助当成了自己的政治招牌。 2024年4月,美国众议院表决610亿美元对乌援助法案时,她不仅投下反对票,还在社交媒体上怒骂议长约翰逊是“国家叛徒”,宣称这笔钱该用在美国南部边境而非“别国的战争”。 民主党议员直接讽刺她是“普京的国会特使”,这话虽然尖锐,却也戳中了她的行事风格——多次在公开场合重复俄罗斯的宣传口径,质疑美国援乌的合法性,甚至暗示乌克兰才是冲突的“挑起者”。 这样的态度绝非个例,而是形成了明确的派系力量,2023年12月,参议院表决包含600亿美元对乌援助的提案时,共和党参议员一致投了反对票,硬生生把拜登政府的提案拦了下来。 这种分裂背后,是特朗普“美国优先”理念的深刻影响,这派主张把钱和精力放在国内,对海外干预极度排斥,而对俄缓和恰好成了他们反对援乌的天然理由。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23年8到10月,西方对乌援助同比下降近90%,创下冲突爆发以来的最低值,这其中美国共和党人的阻挠堪称关键推手。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派对普京的“特殊态度”往往和现实利益绑在一起,特朗普团队当年力推莫斯科地产项目,显然是看中了俄罗斯的商业机会,而共和党保守派之所以死磕对乌援助,除了意识形态,更想把这笔钱挪到边境管控等国内议题上,毕竟这能讨好他们的核心选民。 这种利益算计包装在“反战”“务实”的外衣下,乍一看有理有据,但细究起来,却总透着对普京政权的刻意宽容——他们很少批评俄军的军事行动,反而反复渲染援乌的“浪费”,甚至暗示西方该接受俄罗斯的“安全诉求”。 还有个有趣的细节,普京对西方政客的态度向来分化,却唯独对特朗普团队的示好没少给“回应”,即便科恩的邮件没得到直接回复,俄罗斯媒体也多次报道特朗普的商业野心,这种默契很难用“巧合”解释。 而共和党那派议员对普京的“硬汉形象”也多有暗许,不像约翰逊那样热衷于调侃,反而隐隐透着认同,仿佛觉得这种强权风格值得借鉴。 说到底,约翰逊的言论虽然用词夸张,甚至带点低俗调侃,但确实点破了共和党内部的一个现实:有那么一群人,出于政治算计、利益诉求或是意识形态偏好,总是对普京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宽容,甚至主动靠拢。 这种“迷恋”不是真的情感倾向,更像是一场精准的政治表演,只不过表演得太投入,连旁观者约翰逊都看出了不对劲,忍不住用这种刺耳的方式说了出来。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