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沈毅被法院判处枪决,陈赓亲自求情,毛主席:你去找周总理! 这件事发

谈古论今朝 2025-10-20 23:53:46

1952年沈毅被法院判处枪决,陈赓亲自求情,毛主席:你去找周总理! 这件事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反”运动期间。当时全国上下正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沈毅作为民航总局财务处长,因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被判死刑。可就在行刑前,陈赓大将突然出面求情,直接找到了毛主席。没想到毛主席却说:“你去找周总理!”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 沈毅早年留学法国,是弹道学和兵器制造领域的顶尖专家。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国民党第三战区担任少将专员,解放战争时在东北起义,帮我军建兵工厂造枪炮立过大功。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调到民航总局当财务处长,结果没抵住诱惑犯了错。陈赓当时刚从朝鲜战场回来,正负责筹建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这所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军事技术院校,急需像沈毅这样的专业人才 。 陈赓为了救沈毅,先给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政法委主任董必武打电话,说沈毅的技术对国家军工建设至关重要,请求留他一命戴罪立功。董必武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就把这事报到了毛主席那里。毛主席考虑再三,觉得陈赓说的有道理,但又不便直接干预司法,就建议陈赓去找周总理协调。周总理当时分管政法和外交事务,对这类案件有最终决定权 。 周总理仔细研究了沈毅的案情,发现他虽然罪行严重,但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技术人才。而且陈赓筹建哈军工是国家重点项目,急需专业师资。于是周总理批示将沈毅改判死缓,监外执行,送到哈军工翻译科技情报资料。陈赓见到沈毅时说:“我们保你出来,是希望你用专长为人民工作。明天就送你去哈尔滨,一边改造一边立功赎罪。”沈毅当场痛哭流涕,发誓要重新做人 。 到了哈军工,沈毅被安排在政治部保卫部管理下工作。他每天翻译大量国外弹道学和兵器制造的资料,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重要参考。陈赓对他既严格要求又格外关照,不仅给他配了专门的办公室,还经常亲自过问他的工作和生活。在陈赓的感召下,沈毅全身心投入到翻译工作中,短短几年就完成了数百万字的专业资料翻译,为哈军工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 1959年,沈毅因表现良好被特赦,正式成为哈军工的一名教员。他后来还参与了我国早期导弹和火箭技术的研究,为国防现代化建设默默奉献了后半生。陈赓这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做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他常说:“知识分子和你相交,不是看官位高低,而是看你是否真心相待。”在哈军工,他不仅为沈毅这样的“戴罪功臣”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还亲自登门拜访从国外回来的专家,甚至跑到总理家里“堵人”争取人才。这种求贤若渴的精神,让哈军工在短短几年内就汇聚了一大批顶尖学者,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军事技术院校 。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老一辈革命家在处理问题时既坚持原则又充满智慧。毛主席让陈赓找周总理协调,既维护了司法权威,又给了技术人才一条生路;周总理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改判沈毅死缓监外执行,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政策;陈赓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冒险求情更是展现了革命家的担当。沈毅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人都会犯错,但只要真心悔改,依然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4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