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两名开国少将带领8万多人集体叛逃至苏联,毛主席得知后,非但没派军队去追,还大大方方地说:“愿意走,可以欢送嘛!” 带头搞这件事的,不是别人,正是咱们自己的两位开国少将——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祖农太也夫,和伊犁军分区司令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 这俩人其实都不是一开始就跟着咱们解放军的。他们都是俄罗斯族人,早年参加了1944年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的“三区革命”,是民族军的早期成员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民族军改编为解放军第五军,他俩才成为咱们军队的高级指挥员,后来还被授予少将军衔。 按说党和国家给了他们这么高的待遇和信任,他们该守土尽责才对。可到了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这俩人的立场就动摇了。苏联领事馆在新疆偷偷散发侨民证,拉拢中国公民,克格勃分子也以探亲为名到处活动,这些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 非但没揭发,他俩反而主动掺和了进去。他们借着自己少数民族和军队高级干部的身份,以深入牧区了解情况为幌子,走村串户跟牧民拉家常。聊着聊着就往“吃饱饭”上引,然后低声煽动大家去苏联领侨民证,说那样去苏联就是合法的 。这种行为真的太龌龊了,完全对不起身上的军装。 1962年4月22日,“伊塔事件”突然爆发。短短几个月里,塔城、霍城等地六七万边民跟着叛逃,两个县甚至只剩几百人,还带走了三十多万头牲畜,直接造成7000多万人民币的损失 。更过分的是,5月29日还有暴徒冲击伊犁州政府,抢走机密文件和枪支。 这一切的背后,正是祖农太也夫和马尔果夫在暗中操作。事件爆发后,他俩干脆直接给中央写报告,明目张胆要求去苏联,还带走了四十多名校、尉级军官 。 毛主席之所以不派兵追,根本不是纵容。当时苏联当局是有计划策动这起事件的,边防部队还为叛逃者开绿灯 。真要是派兵去追,反而会落入苏方圈套,让他们有借口扩大事端。而且毛主席看得远,他说过“过二十年,也许三十年,大家会明白的”,这是把是非留给历史评判。 中央随后的动作其实特别坚决。立刻派赛福鼎赶赴新疆处理,查封了搞破坏的苏联侨民协会,还关闭了苏联驻乌鲁木齐和伊宁的领事馆 。生产建设兵团也马上抽调人手,去叛逃地区搞“代耕、代牧、代管”,稳住了边境生产秩序。 这俩人的行为,本质上是被外部势力拉拢,背弃了国家和人民的信任。毛主席后来明确指出“新疆的主要危险来自苏联现代修正主义”,这个判断就是从包括“伊塔事件”在内的一系列事实中得出来的 。 开国少将的身份是荣誉更是责任,可他们却把身份当成了煽动叛逃的工具。这种被利益和外部势力裹挟的选择,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62年,两名开国少将带领8万多人集体叛逃至苏联,毛主席得知后,非但没派军队去
谈古论今朝
2025-10-20 23:53:32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