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曾出现过蠹尸人,这些人都是些亡命之徒,一听说那里发生战事,就立即赶赴那里,他们不是上战场参战,而是奔发财的目标而去的。他们躲在远处,等到战斗结束了,趁无人之际,去尸身上翻找财物。每具尸身上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一些值钱的东西。蠹尸人总是满载而归。 金戈铁马,边关血染。宋金对峙,战场尸堆如山,那些亡命闲汉闻讯赶来,不为国难,只为囊中叮当。夜幕下,他们钻入死人堆,翻找值钱货色。谁料,这贪婪之火,竟点燃军心大祸? 是宣和七年,金兵大举南下,辽东边关一下子乱了套。宋人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城市里商铺林立,乡村里粮仓鼓鼓,金军南侵,主打的就是抢钱抢粮的主意。破城后,金兵挨家挨户搜刮,绸缎金银堆成山,大头得上缴,可小兵总能揣点私货,长官也睁眼闭眼,谁跑那么远拼命不图点实惠呢?宋军偶尔打个胜仗,金兵败退,丢下兵器包裹,场上尸首横陈。宋廷仓皇应战,徽宗钦宗先后被俘,靖康之变后,中原大地一片狼藉,南宋偏安一隅,战火却没停歇。绍兴和议签了,金军退兵,可边疆摩擦不断,尸骨总少不了。 这些蠹尸人,本是市井混混,游手好闲惯了。战事一传开,他们就背起空袋子,沿着官道直奔前线。战场外头,树林草丛里藏身,等喊杀声停了,才敢靠近。宋兵金卒身上,总有些铜钱银豆、玉佩耳坠,商旅随军带的货资更多。金军劫掠宋物,败仗时也散落一地。他们专挑夜黑风高时下手,翻开衣襟腰带,搜出值钱玩意儿,囊袋一鼓鼓的就撤。起初人少,尝到甜头后,越来越多闲汉加入,边关小镇酒馆里,全是他们低声吹嘘的闲话。襄阳一带,岳家军收复失地时,就发现这种怪事,战场清理,遗物少了不少。 宋金交锋,宋人富庶是真,金军远道而来,抢的就是这份家底。太原河间府相继陷落,金兵入城,三天三夜不歇,民宅箱笼全翻空。士兵腰间藏的丝帕玉环,本是默许的油水,可败北时全便宜了外人。宋军募兵,粮饷紧巴巴,士兵带家小上阵,囊中值钱物不离身。建炎四年,金兵再南,淮河扬州遭殃,水师溃败,江面浮尸无数。岸边芦苇荡,隐约就有身影钻营。绍兴十年后,和议虽签,战事零星不断,蠹尸人成群结队,战场外树林里影影绰绰,等着收摊。人数一多,就成一股旁观势力,两军厮杀,他们倒稳坐钓鱼台,只盼早点结束,好去捡漏。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乱世里的人心不古。宋廷忙着议和抗金,军纪本就松,蠹尸人钻空子,败坏风气。宋人讲究仁政,漏泽园建起来,就是为埋葬无主枯骨,可这些家伙不顾大局,只认钱袋子。金军铁骑过处,村舍成墟,百姓流离,他们不帮着安抚重建,倒去添乱。岳飞北伐,收复襄阳,战场上箭杆林立,尸身箭穿,本该肃穆,他们却蜂拥而上,争抢包裹。军心受损,士兵上阵还得防后头,哪还有心思御敌?宋将巡查时,亲眼瞧见林外鬼祟,气不打一处来,下令抓人。士兵围堵,抓获几十号,押到营前,一刀一个,全问斩了。头落地,血溅黄土,余下那些人闻风丧胆,不敢再靠近。从此,这股歪风邪气才算止住。 回想靖康那两年,宋土易主,徽钦北狩,百万生灵涂炭。蠹尸人兴起,正赶上这民族危亡关头。他们不思报国,只顾自家腰包,简直是雪上加霜。南宋偏安,绍兴和议后,朝廷励精图治,岳飞韩世忠浴血奋战,靠的就是军民一心。可这种见利忘义的家伙一多,就搅了池水。惩戒他们,不是简单杀鸡儆猴,而是警醒世道:在国家危难时,人人得有大义,齐心协力御侮外敌。宋人以此为鉴,后世更得记牢。乱世出英雄,也出小人,关键看人心向哪边。
宋代曾出现过蠹尸人,这些人都是些亡命之徒,一听说那里发生战事,就立即赶赴那里,他
蕊蕊聊过去
2025-10-13 18:49:51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