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拒售歼10CE给朝鲜?三大铁律卡死军售红线

冷紫叶 2025-10-11 11:39:13

朝鲜想买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被拒,为啥中国不卖给朝鲜呢?这么说吧,不是不想卖,而是不能卖。 这事儿压根儿不是看关系好不好,里头牵扯的条条框框太多,每一条都卡得死死的,根本没有松动的余地。 先得说最硬的那条规矩,就是联合国的制裁,联合国安理会早就通过了针对朝鲜的武器禁运决议,而且严厉程度是二十多年来最狠的那种。决议里写得明明白白,禁止向朝鲜提供、销售或转让所有武器及其相关材料,连之前还允许的小型武器和轻武器都给划进了禁运范围。 歼10CE可不是普通武器,这是中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三代改进型战斗机,能超视距攻击,还能精确打击地面目标,妥妥的进攻性装备。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要是顶着制裁卖这种装备,那不是打自己脸嘛,以后在国际上还怎么说话,更别提维护国际秩序了。 再说地区安全这层窗户纸,一捅就破,朝鲜半岛的局势本来就够紧张了,美日韩三天两头搞联合军演,一会儿是“坚决之龙”实战演习,一会儿又是模拟核战争的“钉锤”演习,三方还凑一起搞“自由之刃”军演,把地区安全的弦绷得紧紧的。 歼10CE的性能有多能打?它有隐身设计,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远,搭的霹雳-15E导弹射程比美国的AIM-120还远。 这玩意儿要是交到朝鲜手里,韩国肯定坐不住,立马就得加速买更先进的战机,美国说不定还会借机把更多军事力量调过来,到时候东北亚的军事平衡直接就被打破了。 朝中社自己都喊着“绝不容许破坏朝鲜半岛和地区的实力平衡”,咱们要是真卖了,反而成了激化矛盾的导火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中国自己的军品出口规矩也卡得很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早有规定,军品出口得遵循三个原则:得有助于接受国的正当自卫,不能损害地区和平,还不能干涉内政。 歼10CE这种级别的战机,显然超出了“正当自卫”的范畴。而且朝鲜的需求和中国推动半岛无核化的立场得对上才行,要是卖了先进战机,外界难免会觉得中国在偏袒一方,以后再想在六方会谈这类场合发挥斡旋作用,底气就不足了。 之前出口巴基斯坦的歼10CE,那是经过反复考量的,完全符合联合国决议和中国的出口法规,跟对朝鲜的情况根本不是一回事。 还有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产能根本跟不上,成飞现在的重心都在歼20、歼36这些新战机上,歼10C的总装生产线还在原厂,就算贵飞分担部分任务,产能也很紧张。 之前哥伦比亚想买24架歼10CE,最后黄了;印尼采购二手歼10A的传闻也没下文,连巴基斯坦的第二笔订单都因为歼35A的出现变得不确定。自家的产能优先得满足确定的出口需求和国内维护,哪还有多余的飞机分给朝鲜? 早年歼10刚列装的时候,就因为产能不足和依赖俄制发动机,连巴基斯坦的订单都接不了,更别说现在了。 技术安全也是道绕不过去的坎,歼10CE用的是国产“太行”改进型发动机,还有先进的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这些都是中国军工的核心技术。 虽然出口巴基斯坦时不用担心技术泄露,但朝鲜的外部环境复杂,一旦战机出现技术问题,或者相关数据被第三方获取,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在武器出口上一直很看重防扩散,之前出口伊朗歼10的传闻出来后,美国都跳出来威胁说这是“挑衅”,更别说对处于制裁中的朝鲜了。 有人可能会说,中朝关系不是挺好的吗?但军贸这事儿真不是看交情,中国对朝的援助和合作大多集中在民生领域,军事上从来都是有底线的。而且现在歼10CE的出口前景本身就面临歼35A的冲击,四代半战机逐渐落伍,就算有多余产能,也得优先留给那些更确定、更符合战略利益的订单,比如乌兹别克斯坦这样有明确飞行员受训记录的买家。 说到底,卖不卖歼10CE从来不是简单的“想不想”,而是被国际法、地区安全、国内法规、产能技术等一堆因素捆死了,中国要是真松了口,不仅违反国际义务,还会搅乱东北亚局势,最后得不偿失。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根本不可能做。

0 阅读:364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