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准备和美国撕破脸了,打算彻底截断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最近发布的那个征求意见稿,明明白白地亮出了底牌:本国产品,在政府采购这块,直接享受20%的价格评审优惠。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意味着什么?过去那种“MadeinChina”的概念要变天了。 大家都知道,这些年美国一直想把制造业拉回他们自己国家,中间换了好几任总统,政策一直在变,但目标都一样,就是想让他们自己的工厂多起来,工人有活儿干,还想在技术上一直压别人一头。 他们又是给企业减税,又是给补贴,甚至还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就是想把生意从别的国家抢回去。 但说句实在话,他们这招效果不怎么好,听说不少大项目都拖拖拉拉,要么进度滞后,要么干脆停摆了,工业用电占比还不如十年前高,可见想把制造业拉回去没那么容易。 但不管他们做得怎么样,这对咱们确实有影响,以前咱们不少企业都是引进外国技术,然后自己再改进,现在这条路被他们堵死了,想跟他们学技术都没门儿。 这就好比邻居家本来还愿意借工具给你用,现在不仅不借了,还想把你家的好工具都骗走,你说咱们能不着急吗? 所以国家这次出台这个政策,不是要跟谁撕破脸,实在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得自己想办法把核心技术搞上去。 可能有人会说,以前不也挺好吗?合资车、电子产品,只要在咱们这儿组装一下,就算是国产的,也能拿到政府的订单。 但这种做法有个大问题,就是核心零件还是人家的,咱们就赚个组装的辛苦钱,大头都被别人拿走了。 更要命的是,万一哪天人家不高兴了,不把核心零件卖给咱们,咱们的工厂就得停工,工人就得失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拿以前的盾构机来说吧,那时候咱们国家搞地铁、挖隧道,全得买德国、日本的设备,一台就要1.5亿元,修的时候还得请外国工程师,人家一小时就要5000块,咱们的工程师只能在旁边看着,连设备参数都不让看。 你说这气人不气人?后来咱们自己下决心搞研发,花了6年时间,攻克了30多项核心技术,现在咱们的盾构机不仅能自己用,还能出口到全世界,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咱们下决心搞,就没有搞不成的技术。 这次的新政策就是想让更多行业都像盾构机行业这样,从“只会组装”变成“核心技术自己掌握”。 政府买东西的时候给国产产品20%的价格优惠,就是想让咱们自己的企业能拿到更多订单,有更多钱去搞研发,把核心零件都换成咱们自己造的。这就好比家长鼓励孩子学本事,给点奖励,让孩子有动力去努力。 可能有人担心,这样一来是不是就不买外国的东西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咱们还是欢迎外国企业来中国做生意,但是核心技术这东西,就像家里的钥匙,必须得自己拿着,不能总放在别人那儿,万一哪天人家不给你开门了,你说着急不着急? 所以这个政策不是要关起门来自己玩,而是要在开放的同时,把自己的本事练硬了。 这个政策还有个好处,就是能让咱们的产业链更健康,以前有些企业就想着赚快钱,核心零件用别人的,自己就组装一下,也不想着搞研发。 现在政策一出来,这些企业要么就得升级技术,要么就被淘汰,虽然听起来有点残酷,但这样才能让真正踏实做事的企业发展起来,整个市场环境也会越来越好,就像种地一样,得把杂草拔掉,好庄稼才能长得壮。 当然了,搞核心技术不容易,就像盾构机那样,虽然现在大部分零件都能自己造了,但还有些高端部件比如主轴承,跟国际顶尖水平比还有差距。 这说明咱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能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没关系,只要方向对了,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总有一天能赶上甚至超过别人。 说到底,这个政策不是为了跟谁对着干,而是为了让咱们国家在制造业上能真正硬气起来,以前咱们老是在核心技术上被别人卡脖子,花了不少冤枉钱,还看别人脸色。 现在咱们自己下功夫搞研发,掌握核心技术,不仅能省下不少钱,还能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这就像咱们自己家过日子,关键的手艺得自己会,不能总指望别人帮忙,那样才能过得踏实,过得有尊严。 所以说,这个政府采购的新政策,表面上看是给国产产品一点优惠,实际上是给咱们国家的制造业注入强心剂,逼着咱们自己进步,掌握核心技术。 这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是长远的发展战略,虽然过程中可能会有阵痛,有些企业会不适应,但从长远来看,对国家、对企业、对咱们每一个老百姓都是好事。 咱们应该支持这样的政策,让咱们国家在制造业上越来越强,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这才是真正的大国底气,是咱们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国准备和美国撕破脸了,打算彻底截断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最近发布的那个征求意见稿,
万事浮华
2025-08-27 10:31:4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