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长:TikTok绝不能由中国控制,不卖也得卖!他还说中国人可以分一点股份,但是必须美国人控制,美国必须控制技术,控制算法。 咱们先从TikTok在美国的处境说起。这个由中国公司字节跳动开发的短视频应用,在美国已经火了好几年,用户超过1.7亿,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很多人每天都离不开它。 但就是这样一款受欢迎的应用,却被美国政府盯上了。从2019年开始,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TikTok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审查。 他们担心TikTok会把美国用户的数据传给中国政府,或者利用算法影响美国的舆论。可问题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美国政府始终拿不出任何实实在在的证据来证明这些指控。 去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法案,要求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在270天内把TikTok美国业务出售给非中国企业,否则就禁止它在美国运营。 这个法案的名字听起来冠冕堂皇,叫《21世纪以实力促进和平法案》,但实际上就是强买强卖。法案通过后,TikTok立刻提起了诉讼,认为这是对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权的侵犯,也是对第五修正案财产权的践踏。 可让人无奈的是,今年1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这个法案不违宪,允许它按原计划生效。这就好比柬埔寨在冲突中明明占理,却因为军事实力弱,只能眼睁睁看着泰国的战机轰炸自己的指挥部,毫无还手之力。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今年1月20日,特朗普重新就任美国总统后,签署行政令把TikTok的“不卖就禁”期限延长了75天,后来又多次延长,最近一次延长到了9月17日。 特朗普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他在竞选期间看到了TikTok的影响力,想通过这个平台吸引年轻选民;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和中国政府进行某种博弈。 据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在推动一项收购协议,由甲骨文、黑石集团等美国公司组成的财团收购TikTok美国业务。按照这个协议,字节跳动的持股比例将降至20%以下,而美国公司将掌握控制权。但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就是TikTok的算法到底该由谁来控制。 算法是TikTok的核心竞争力,就像泰国军队的F-16战机和现代化武器一样,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美国商务部长这次强调必须控制算法,其实就是想把TikTok的“心脏”挖出来,装到自己身上。 字节跳动之前提出过一个“得克萨斯计划”,把美国用户的数据存储在美国本土的服务器上,由甲骨文进行监管,还投入了20亿美元来加强内容审核。但美国政府根本不买账,他们要的不是数据存在哪里,而是整个技术和算法都要由美国人说了算。 从法律层面来看,美国政府的做法也站不住脚。中国日报网的一篇文章就指出,这个法案不仅违宪,还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规则。它要求字节跳动在限期内出售TikTok,否则就禁止运营,这完全是“非卖即禁”的霸王条款。 而且,法案对“外国对手控制的应用程序”定义非常宽泛,总统可以随意认定某个应用是否构成威胁,这就给了政府极大的自由裁量权,很可能会被滥用。比如说,如果有一天美国政府觉得其他国家的某个应用不顺眼,也可以用同样的理由把它封杀。 再看看国际社会的反应。和柬埔寨呼吁国际社会谴责泰国却无人响应一样,TikTok被美国政府打压,也没有几个国家站出来替它说话。不过,美国国内的反对声音却不小。 很多用户和创作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抗议,他们担心一旦TikTok被禁,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报告,2023年TikTok为美国中小企业主带来了147亿美元的收入,创造了22.4万个就业岗位。如果TikTok真的被禁,这些小企业主可能会失去重要的销售渠道,很多创作者也会失去收入来源。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美国用户在TikTok被禁期间,纷纷涌入中国的社交应用小红书。他们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和中国网友交流,甚至把小红书推上了美国AppStore下载榜的榜首。这就像柬埔寨的民众在冲突中感到无助,只能自己想办法寻找出路一样。美国用户的这种行为,其实也是对政府政策的一种无声抗议。 现在,TikTok的命运陷入了僵持阶段。美国政府铁了心要控制TikTok,而字节跳动也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核心资产。双方目前还在谈判,但谈判的结果并不乐观。 如果最终无法达成协议,TikTok很可能会像柬埔寨的防空力量一样,在强大的压力下被迫退出美国市场。但不管结果如何,这场较量都暴露了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霸权心态,也让我们看到了国际竞争的残酷性。
台湾这次大罢免蓝绿各自出了一个“不沾锅”的另类重要人物。蓝营就是王金平。王金平
【87评论】【85点赞】
chinazjf
耍赖,耍赖了。到最后只能强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