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特朗普在个人的社交媒体上首次回应了他将要访华的传言,并且给出了一个明确定义——假消息(Fakenews)。那么为何他要在这个时候做出这种表态呢? 其实,特朗普和中国的关系一直挺受关注的。他当美国总统的时候,2017年11月去过中国,那是他上任后对中国的首次国事访问。当时中美关系还处在一个比较微妙的阶段,双方都在努力保持沟通和合作。 他带着庞大的代表团来,和中方领导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还达成了不少合作意向,像经贸、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对当时的中美关系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可卸任之后,他的身份变了,和中国的互动自然也不像以前当总统时那么频繁和正式了。 这次关于他访华的传言传得有鼻子有眼儿的,估计是因为中美之间一直有各种外交动作,大家就开始猜测他会不会以某种身份再次访华。但特朗普直接出来辟谣,还说得这么肯定,这背后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 从他的话里能听出来,他挺在意中方的态度的。他觉得只有中方主动邀请,他才会考虑去,而且之前的邀请已经过期了,现在没有新邀请,他就没兴趣了。这可能是在向外界表明,他不会自己上赶着去访华,得中方先有表示才行。 再说说6月初的中美通话,那时候双方肯定讨论了不少重要问题。但从特朗普的说法来看,通话之后中方没再给他发新邀请。这可能意味着中方在处理和特朗普的关系上比较谨慎。 毕竟特朗普已经不是总统了,中方在邀请他访华这件事上肯定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他现在的政治影响力、访华能起到的作用,以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等等。要是中方觉得在当前的形势下,邀请特朗普访华不太合适,或者有其他更重要的外交安排,那自然就不会再发新邀请了。 特朗普这么回应访华传言,也可能和他自己的政治处境有关。他现在可能还想着参加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政治对手或者媒体拿来做文章。 他说访华传言是假消息,还强调中方邀请已过期,没兴趣访华,说不定是想在选民面前塑造一种“不轻易妥协”或者“坚持原则”的形象,让大家觉得他在外交事务上有自己的立场,不会随便被外界的传言影响。 而且,特朗普这个人一直挺会利用社交媒体的。他经常在上面发布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和支持者互动,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影响舆论。这次他在社交媒体上回应访华传言,可能也是想通过这个平台直接和公众沟通,把自己的态度传达出去,避免消息被误传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从另一个角度看,特朗普的回应也反映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现在中美在很多领域都存在竞争和分歧,像贸易、科技、台湾问题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两国的外交互动都得格外谨慎。 特朗普作为前总统,他的访华行为很容易被解读成某种政治信号,所以中方在邀请他的时候肯定会三思而后行。要是中方觉得在当前的形势下,邀请特朗普访华可能会给中美关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者不符合中方的外交策略,那自然就不会发出新的邀请。 还有,特朗普提到访华邀请已经过期了,这可能涉及到外交礼仪和程序的问题。一般来说,正式的访问邀请都是有一定有效期的,过了这个期限,邀请就失效了。 要是中方之前确实给特朗普发过访华邀请,但因为各种原因,特朗普没在有效期内成行,那这个邀请就不能再用了。如果中方之后没有再发新的邀请,那特朗普自然就没机会访华了。 不过,也有人可能会怀疑,特朗普是不是在故意炒作这个事儿,为自己增加曝光度。毕竟他现在虽然卸任了,但还是美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时不时地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对他的政治生涯可能有好处。他回应访华传言,说不定就是想让大家再关注他一下,看看他在外交事务上的态度和影响力。 不管怎么说,特朗普这次回应访华传言,确实给中美关系增添了一些新的话题。从他的话里能看出来,他对访华的态度挺明确的,就是得中方主动邀请,而且得是有效的邀请。 可目前的情况是,中方没有再发新邀请,他也就没兴趣去了。这可能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特朗普访华的可能性比较小,除非中美之间的外交互动出现新的变化。 另外,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中美之间的外交沟通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传言或者回应,都可能引发很多猜测和讨论。在处理国际关系的时候,双方都得考虑到各种因素,谨慎地做出决策,避免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或者误判,给两国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特朗普在7月29日回应访华传言,称其为假消息,强调只有中方邀请才会考虑,但邀请已过期,现在没兴趣。这背后可能涉及到中美之间的外交互动、特朗普的政治动机、以及当前的国际形势等多方面因素。 这件事反映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在国际关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虽然目前特朗普访华的可能性不大,但未来中美之间的外交动态还是值得关注的,说不定会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中方不用留座了,特朗普9月行程被排除?美国高官:可怪不得中国口口声声说想要访华
【114评论】【194点赞】
鸿蒙
😎😎😎中方没有给他发新邀请,是因为他没有明确提出希望中方给他发新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