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黄海发生激烈对峙,韩国海警船硬闯中方海域,妄图登上我渔业平台,结果下一刻彻底破防 据韩联社和韩国KBS电视台报道,韩国一艘千吨级海警船“汉江1号”在未经中方允许的情况下,擅自闯入黄海中方一侧专属经济区,试图强行登临中方设置的深海渔业平台。 这艘从全罗北道群山市龙洞码头出发的韩国船只,自6月底以来就频繁在黄海相关海域活动,此次更是明目张胆地靠近中方设施,意图通过所谓“力量展示”行动制造既成事实。 然而,当“汉江1号”抵达距离中方渔业平台约1公里处时,早已严阵以待的中国海警“6305舰”迅速启动拦截程序,通过无线电多次警告韩方船只立即撤离。 双方随即在海面上展开长达5小时的机动对峙,中国海警采取变速、变向、包夹式航线等战术动作,最终迫使“汉江1号”放弃侵入企图,灰溜溜地驶离争议海域。 这场冲突并非孤立事件。今年2月,韩国曾炒作所谓“东大西海工程”,将中方在黄海管辖海域内的正常深海渔业开发活动歪曲为“单方面压倒性措施”,声称此举阻碍了韩方在相关海域的海洋调查和权利主张。 而从6月底开始,韩国海警在黄海展开密集的“力量展示”行动,试图通过高频次的巡逻和试探性靠近,对中方施加压力。此次“汉江1号”的冒险行动,正是这种挑衅逻辑的延续。 中韩在黄海的摩擦由来已久,核心矛盾集中在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上。黄海海域的专属经济区划分尚未最终确定,中韩两国在苏岩礁附近存在重叠主张。 苏岩礁位于黄海中部,距离中国长三角经济区约150海里,不仅是东海航道的重要节点,还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自上世纪80年代起,韩国便通过非法建设海洋平台、派遣调查船等方式,试图强化对该区域的控制,甚至将苏岩礁改名为“离於岛”。 中方则始终强调,苏岩礁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在相关海域的渔业开发和设施建设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内法,不存在所谓“单方面措施”。 此次对峙中,双方的实力对比一目了然。韩国海警虽拥有3000吨级的“太平洋级”舰艇和部分现代化装备,但主力船只吨位普遍在1000-3000吨之间,最大的“5001号”也仅4000吨左右。 其火力配置以20毫米和40毫米机关炮为主,虽具备一定威慑力,但在高强度对抗中显得力不从心。反观中国海警,近年来通过整合执法力量、列装新型装备,已形成全球领先的海上执法体系。 此次参与拦截的“6305舰”是中方3000吨级主力舰艇,配备76毫米舰炮和先进的光电监视系统,而更大型的万吨级海警船如“海警3901号”,排水量达1.2万吨,可在恶劣海况下长时间执行任务。 中方还构建了“卫星+无人机+雷达站+AIS系统”的综合侦测网络,韩国船只刚出港便会被实时追踪,这也是“汉江1号”刚接近中方平台就被精准拦截的关键原因。 面对中方的强力反制,韩国海警的行动显得被动且仓促。在此次对峙中,“汉江1号”试图通过快速机动突破防线,但中方海警迅速组建“动态巡航集群”,以大中型舰艇为核心,搭配小型快艇实施动态布防,形成“前沿驻守+快速增援”的立体防控网络。 当“汉江1号”试图转向规避时,中方6305舰已通过包夹式航线对其形成战略包围,迫使韩方船只在失去行动自由的情况下选择退却。这种战术上的压制,不仅体现了中方对黄海海域的实时掌控能力,也暴露出韩国海警在远离岸基支援时的情报和通讯短板。 事件发生后,中方第一时间通过外交渠道向韩方提出严正交涉,强调中方对黄海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不容侵犯,要求韩方立即停止一切挑衅行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方在黄海的渔业开发活动是合法行使主权权利的体现,韩方的所谓“力量展示”完全站不住脚。然而,与柬埔寨遭遇泰国军事打击后国际社会的沉默不同,此次黄海对峙中,国际舆论普遍对中方立场表示理解。 许多观察人士指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的渔业资源享有排他性管辖权,中方的行动合理合法。反观韩国,其长期以来在黄海的单方面行动和对中方渔民的过度执法,早已引发国际社会的质疑。 从局势发展来看,此次对峙很可能是中韩在黄海博弈的一个缩影。韩国国内政治的动荡加剧了其对外强硬姿态——尹锡悦政府面临弹劾压力,试图通过炒作外部矛盾转移国内视线。但这种策略显然低估了中方维护主权的决心。 对于韩国而言,继续采取冒险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中方的海上执法力量不仅在吨位和火力上占据优势,更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对黄海全域的精准监控。 韩国海警即便短期内通过“多点机动”等战术制造摩擦,也难以改变整体实力对比。更重要的是,中方始终保持对话意愿,多次呼吁通过谈判解决海域划界问题。如果韩国一意孤行,继续在黄海制造事端,最终受损的将是两国关系和地区稳定。
韩国海警船遭迎头痛击!中方果断出手,附近渔船一片欢呼附近巡航值守的中方海警64
【1评论】【3点赞】
LDXY
为啥要等1公里的时候才启动拦截??不直接撞沉棒子
拓荒汉子
不是可以开枪吗?保护好生命和财产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