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是抛出了绝招: 想让日本成为第二个乌克兰。中日的历史仇怨,很容易被点燃。以日本的各方实力,对阵中国。也恰如乌克兰对阵俄罗斯。乌克兰依靠北约的输出,与俄罗斯打了三~四年的战争。日本也想依靠美国跟中国对战。 这招实在是高,也实在是狠:给日本手里塞把刀,告诉它你不是只有挨打的份,还能试着去捅别人几下。 日本已经和美国签了协议,要采购 400 枚战斧巡航导弹,这种导弹能精确打击 1600 公里外的目标,原本要 2026 年交付,现在提前到了 2025 年。除此之外,美国还卖给日本 AGM-158B 增程型导弹,射程超过 800 公里,日本的战斗机和运输机都在测试怎么发射这种导弹,就是为了提升远距离打击能力。 日本自己也在搞国产导弹,改进型 12 式反舰导弹射程提到了 900 公里,既能打军舰也能打陆上目标,还在研发高超音速导弹,计划 2026 年部署。 光给武器还不够,美国还在调整日美军事合作的规则。原来驻日美军的指挥权在夏威夷的印太司令部,东京的司令部只能协调演习和物资,遇到紧急情况两地时差大,反应慢。现在美国要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赋予它更多指挥权限,还准备任命四星上将负责,和日本即将设立的自卫队统合司令部对接,甚至考虑设常态化联合指挥部,就是为了让日美军队能更快协同行动。 这种调整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在地区冲突中,让日本能更顺畅地配合美国,甚至直接参与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 美国这么做,就是看准了中日之间有历史仇怨,这些矛盾很容易被炒作起来。虽然二战结束这么多年,但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一直不踏实,修改教科书淡化侵略历史、政客参拜靖国神社这些事,一直是两国关系的疙瘩。 现在美国和日本国内的一些势力,不断渲染 “中国威胁”,把中国的正常国防发展说成是 “威胁”,就是想借历史仇怨点燃民众的对立情绪。从民调数据能看出来,2024 年认为中日关系 “不佳” 的日本人占了 75.4%,和 2022 年差不多,对中国有亲近感的只有 7.3%。还有 43.8% 的日本人觉得应该 “控制对华交往”,比前一年还多了一点,这种负面情绪正好被美国利用,为日本对抗中国制造民意基础。 但日本的实力和中国比,差距很明显,就像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差距一样,所以日本必须靠美国的支持才能硬起来。日本的自卫队虽然装备不错,但规模有限,而且长期以来没有真正的作战经验。中国的国防力量是全方位发展的,不管是常规武器还是战略威慑能力,都不是日本能比的。 日本的经济虽然发达,但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很多日本企业的产品要靠中国消费者购买,供应链也和中国紧密相连。如果真的发生冲突,日本的经济会受到毁灭性打击,这一点日本自己也清楚,所以它不敢单独和中国对抗,只能紧紧靠住美国。 美国就是算准了这一点,才放心给日本 “递刀”。美国不想自己直接和中国发生冲突,就想让日本冲在前面,用日本牵制中国的精力,自己则在背后提供支持,既减少自身风险,又能卖武器赚钱,还能巩固在亚洲的影响力。 就像北约支持乌克兰一样,美国通过军售、联合军演、情报共享等方式,让日本有底气和中国叫板。2024 年 2 月,美日韩已经在东海搞了大规模反潜演习,重点针对中国潜艇,日本也借着这种联合演习,提升自己的作战能力。 但日本真的能成为第二个乌克兰吗?其实很难。首先,日本民众并不都愿意为了美国的利益去和中国打仗,虽然对华态度有负面情绪,但 42.5% 的日本人还是觉得 “对华交往不可或缺”,知道经济上离不开中国。而且和中国人有过接触的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普遍更客观,这些人不会支持和中国搞对抗。 其次,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乌克兰不一样,中日是邻国,一旦发生冲突,日本本土会直接面临威胁,这是日本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风险。乌克兰战争打了这么多年,国土变成战场,民众流离失所,这种后果日本承受不起。 另外,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不会主动挑起冲突,也在尽力维护地区稳定。中国的国防力量是为了自卫,不是为了侵略,这一点和俄罗斯的情况类似,但中国更注重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矛盾。 而且周边国家也不希望看到中日发生冲突,韩国、东盟各国都在寻求平衡,不会轻易跟着美国和日本站队。美国想让日本成为第二个乌克兰,本质上是把日本当成了棋子,牺牲日本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日本如果真的跟着美国走,下场可能比乌克兰还惨。乌克兰还有欧洲国家输血,而日本周边的国家大多不会支持它的对抗行为,一旦冲突爆发,日本能依靠的只有美国,但美国远在美洲,能不能及时提供足够支持还是未知数。 而且中国的实力比俄罗斯更强,一旦出手,日本的军事设施、经济命脉都可能受到重创,到时候美国大概率会像对待乌克兰一样,只给有限支持,让日本陷入长期冲突的泥潭。 信源:采购美国远程隐形巡航导弹,日本战斗机武器换新 2025-01-22 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