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了,现在不光是黄海和东海进行军事演习。 山东的大医院又跟着搞批量伤演练,这根本不是巧合,每一步都是对着实实在在的风险来的。 黄海的演习力度早就透出不一般。大连海事局早就发了航行警告,从 11 月 23 日下午开始,到 12 月 7 日下午,要在渤海海峡和黄海北部的部分水域进行军事任务,这段时间里任何无关的船都不能进。 算下来这场封锁要持续 300 多个小时,而且这还不是单独的行动,之前从 11 月 18 日到 25 日,黄海南部的部分海域已经先进行了锁定,每天都有 10 小时的实弹射击。北边封锁,南边实弹,南北联动形成了完整的布局,这种规模和安排在以前并不常见。 更关键的是,咱们国家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也已经抵达了指定的作战区域,这就说明这次军事行动的级别和实战性都很高。 之所以要搞这么大规模的军演,核心还是因为周边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实在。黄海的位置太重要了,北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南邻朝鲜半岛,东望日本列岛,既是咱们国家近海防御的核心区域,也是东北亚各国海军活动频繁的地方,很容易成为外部势力介入亚太事务的突破口。这些年外部势力在这一区域的挑衅就没断过,今年 6 月,美军的 “霍华德・O・洛伦岑号” 导弹监视船就闯进了青岛外海 100 英里处,想窥探咱们的导弹试验数据,最后被中国渔船和工程船围堵驱离。 而近期直接引发这次高强度军演的,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的涉台错误言论,她在国会答辩里说 “台湾有事” 可能构成日本 “存亡危机事态”,还暗示要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海,这明显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是非常危险的挑衅行为。 这次黄海演习的针对性很强,实弹射击的区域和北部的封锁区域相互呼应,覆盖了黄海的关键航道,演习位置距离日本九州长崎市直线距离只有 885 公里,完全在咱们的火力覆盖范围内。根据相关分析,这次实弹射击可能包括反舰导弹发射、舰载机反舰训练等实战化科目,参与的舰艇数量大概有 15 到 20 艘,不管是规模还是强度都很罕见。 而且 11 月 17 日到 25 日,解放军在黄海中部和南部海域的实弹射击演习,落弹区总面积相当于 2800 个标准足球场,创下了该海域演习时长的新纪录,演习区域距离日本九州岛仅 350 公里,东风导弹的射程能覆盖冲绳的美军基地,形成了有效的战术威慑。这些安排都是为了回应外部势力的挑衅,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再看山东大医院的批量伤演练,这和黄海的军演其实是配套的准备工作。11 月 19 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发布了通知,要开展批量伤大型综合演练。医院平时接诊的都是单个病人,头疼脑热、骨折手术之类的,根本用不上 “批量” 这个说法,只有在短时间内可能涌来几十个、上百个伤员的情况下,才需要专门搞这样的演练。这些伤员可能来自大规模事故、灾害,极端情况下也可能是战争冲突中的枪伤、炸伤。 山东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须做好这样的准备。黄海和东海的军演区域,离山东半岛最近的地方也就百余公里,作为沿海前沿省份,一旦局势升级,这里既是军事部署的关键节点,也可能是冲突影响的第一梯队,不管是军人还是平民,都有可能出现批量伤亡的情况。所以这次医院的演练不是随便搞的,而是冲着 “前沿保障” 来的。 从医院公布的演练内容来看,针对性非常强。演练涉及急救中心、创伤中心、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超声医学科、检验科等一长串科室,还要临时启用绿色通道和分诊隔离带。战争冲突中的批量伤大多是复合伤,枪伤、炸伤、烧伤、挤压伤可能一起出现,有的需要紧急手术,有的需要输血,有的得进 ICU 监护,要是没提前演练,光靠平时的流程根本扛不住。 这次演练特别模拟了 “救护车集中抵达” 的场景,这对应的就是战场伤员转运的情况 —— 前线下来的伤员不会单个来,而是一批批用救护车或直升机送过来,医院得有能力快速对接,不能让救护车堵在门口,也不能让伤员在分诊台耽误时间。 演练的核心还包括物资调配能力,平时医院的血库储备够应付日常手术,但批量伤一来,几十名伤员可能需要上千毫升血液,要是没提前和血站联动,没做好应急采血准备,很可能出现 “有手术台没血输” 的情况。还有手术器械,平时一台手术用一套器械,批量伤可能需要同时开五六台手术,器械消毒、备用器械的数量都得提前规划,这些细节只有通过演练才能磨合到位。 医院在通知里还特意提醒患者 “请勿恐慌”“请勿围观拍照”,强调 “正常诊疗秩序不受影响”,既保证了演练的效果,又避免了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考虑得很周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