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贺龙元帅含冤离世,可当大家发现幕后真凶时,周总理却说“算了吧”,这个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18 23:03:48

1969年,贺龙元帅含冤离世,可当大家发现幕后真凶时,周总理却说“算了吧”,这个人是谁?周总理又为何放过他呢?调查人员觉得该严肃处理李仲公,总理却摆了摆手:“把真相告诉他,八十多岁的人了,说不定就吓死了,算了吧。” 1969年6月9日,贺龙元帅在迫害中含冤离世,五年后冤案平反,伪造“求降信”诬告元帅的李仲公浮出水面,所有人都以为会严惩,可周总理的决定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这李仲公到底是什么人?能让总理网开一面的背后,藏着一段跨越几十年的旧纠葛。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李仲公就当过北伐军总司令部的秘书处长,算是有点资历。 但1927年蒋介石发动政变后,他跟着策动反共和反对武汉政府,当时正好被贺龙抓住了。 贺龙向来痛恨背叛革命的人,当即把他逮捕,这事让李仲公记恨了一辈子。 建国后,李仲公成了国务院参事,按说该安度晚年,可他一直没放下过去的恩怨。 1968年3月,驻参事室的军代表动员大家揭发历史问题,李仲公觉得机会来了。 他花了心思伪造了两封信,谎称是1929年贺龙在武汉写给他的,信里还署着贺龙的字"贺云卿",内容竟是说想投靠蒋介石,让他帮忙转达。 这两封信递上去后,成了诬陷贺龙的重要"证据"。 直到1973年,毛泽东提出要为贺龙翻案,邓小平立刻安排复查,华国锋负责具体工作。 华国锋首先就盯上了这两封可疑的"求降信",他一边找来了李仲公的弟弟核实,得知李仲公是想靠揭发"立功"才交的信;一边让公安部的同志化验信纸和墨汁。 鉴定结果很快出来了:这两封信用的纸和墨,全是1940年以后才生产的,可信上却写着1929年的日期,明摆着是伪造的。 1974年9月23日,调查人员拿着结果向周总理汇报,还建议依法处理李仲公。 当时李仲公已经八十多岁,周总理听完汇报后沉默了一会儿,摆了摆手说:"不用追究了。 把调查结果告诉他就行,这么大年纪,说不定真能吓死。 算了吧。"总理心里清楚,惩治一个老人不是目的,为贺龙元帅平反才是关键。 就在这年9月29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正式为贺龙恢复名誉。 可找到贺龙的骨灰又成了难题——1969年贺龙去世后,骨灰被化名"王玉",装在六元钱的盒子里,存放在八宝山老山骨灰堂的角落,编号0034。 工作人员费了好大劲,才在原办案人员的帮助下找到骨灰,还专门派兵看守,直到交接那天才换了专用的紫檀木骨灰盒。 1975年6月9日,贺龙去世六周年那天,八宝山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周总理当时已经重病在身,还是拄着拐杖来了。 一见到贺龙的夫人薛明,他就热泪直流:"薛明啊,我没有把他保护好啊!"在场的人听了都忍不住哭了。 仪式上,周总理代表中央致悼词,明确说"贺龙同志是个好同志"。那些曾经的诬陷,随着这声宣告烟消云散。 而李仲公,在得知伪造信件的真相被戳穿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终究没逃过历史的评判。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