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外交战正酣,韩国突然扔出一颗惊雷,李在明政府官宣:东北亚三国官方表述,从“韩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18 23:03:48

中日外交战正酣,韩国突然扔出一颗惊雷,李在明政府官宣:东北亚三国官方表述,从“韩日中”改成“韩中日”! 敏感时刻把中国排日本前面,这是公开站队中国,还是给高市早苗背后一刀? 李在明和上一任尹锡悦简直是韩国外交的两个极端,尹锡悦是一门心思抱美国大腿的“狂徒”,执政时不管不顾本国利益,硬要往美日阵营里钻,为了讨好美国和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大幅让步,还主动迎合美国“印太战略”,搞所谓的“阵营外交”,结果不仅让韩国沦为美国战略棋盘上的棋子,还把中韩关系搞得一团糟。 2023年尹锡悦在东盟峰会上突然把沿用多年的“韩中日”改成“韩日中”,明摆着是给日本递投名状,可这种单边讨好没换来任何实质好处,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照样把韩系电动车排除在补贴名单外,《芯片与科学法》还逼着三星等韩国企业对华“脱钩”,提交商业机密,而中国作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300亿美元,三星芯片、现代汽车的大半市场都依赖中国,尹锡悦的亲日疏华路线直接导致韩国旅游业、零售业跟着遭殃,连韩国总理都得公开吐槽这是“自残行为”。 李在明显然吸取了尹锡悦的教训,深知韩国夹在大国之间,选边站就是自寻死路,所以一上台就玩起了更高级的平衡术。 他打破韩国总统首访美国的惯例,先冲去日本稳住关系,转头再访美,对着特朗普承诺巨额投资,把美国哄得开心,同时又偷偷给北京写信示好,既不疏远美日,也不彻底得罪中国,至今没踏足中国半步,却始终保持着沟通的口子,这种看似矛盾的操作,恰恰暴露了他的投机本质。 这次改回“韩中日”的表述,更是低成本示好的典型,毕竟只是调整几个字的顺序,不需要付出任何实质利益,却能向中国释放善意,还能对内回应民众对尹锡悦政府亲日路线的不满,可谓一举两得。 而对日本来说,这波调整更像是敲个警钟而非致命一击,李在明心里清楚,韩日之间还有不少经贸往来,没必要把关系搞僵,等之后局势缓和,亲自跑一趟日本,说几句场面话,就能把这层窗户纸糊上。 何况现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自己也不争气,上台后四处点火,一会儿喊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踩中国红线,一会儿又在独岛问题上挑衅韩国,说那是日本领土,引得韩国民间群情激愤,这种情况下韩国稍微调整外交表述,既不会真的激怒日本,还能让自己占据道义和舆论的主动,何乐而不为。 李在明的算盘打得精,他知道中国市场对韩国经济的重要性,2024年韩国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近三成,一旦中韩关系持续恶化,受损的还是韩国企业和民众,所以用改表述这种低成本方式稳住中国,是最稳妥的选择。 同时他也离不开美国的安全保护,朝核问题、地区安全等议题还需要美韩同盟背书,所以访美时的巨额投资承诺也不能少。 为了让这种左右逢源的戏码能演下去,他还在国内做足了铺垫,搞史上最大规模的军队人事调整,换掉近700名前政府留下的亲美派军官,还推动立法将侮辱中国、造谣抹黑中国的行为定为犯罪,最高可判5年,既清理了外交路上的内部障碍,又向中国展示了诚意。 这种外交投机看似高明,却也暗藏风险,大国之间的博弈从来不是靠几句口号、一个表述顺序就能蒙混过关的。 李在明既想从中国市场捞好处,又想抱紧美国的安全大腿,还不想得罪日本,试图让所有人都满意,可国际政治中从来没有这么好的事。 一旦中美博弈加剧,或者日中关系出现重大变化,韩国这种骑墙态度迟早会面临选择,到时候这出左右逢源的戏码,恐怕就很难再演下去了。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