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裂了。 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来。 这番表态不是随口说说,11月13日德国联邦议院刚通过新法,直接赋权内政部封杀中企参与关键基础设施,6G只是其中一环。 所谓 “网络安全风险” 不过是借口,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 2024 年的评估报告早已明确,华为设备未发现任何安全隐患,毕竟德国 5G 网络近六成设备来自华为,强行切割必然面临天价成本。 就说这笔替换账有多离谱,巴克莱银行早算过,仅德国一国替换现有华为设备就得多花25亿欧元,折合近200亿人民币,德国电信一家就得扛11亿欧元,占了它去年本土资本支出的五分之一还多。 这还只是明面成本,德国铁路公司光换900个华为基站就砸了4亿欧元,工期要拖5到6年,期间高铁晚点率得上升15%。 英国和瑞典早踩过坑了,英国强行移除华为设备花了20多亿英镑,5G建设直接推迟两三年;瑞典禁用后,网络建设进度慢得像蜗牛爬。 德国自己更心虚,9月生效的《数字主权法案》要求2028年设备过“欧洲认证”,可现在42%的5G基站、28%的核心网设备都不达标,其中中国设备占了大头,真要清退,怕是整个德国通信网得先停摆半拉月。 看默茨吹的“自主6G”有多脆弱,喊着联合法国摆脱中美依赖,可欧洲的产业链根本就是块千疮百孔的破布。 基站方面,华为和中兴占了欧洲47%的5G市场份额,德国更是有59%的5G无线接入网靠华为撑着,8.2万个移动通信站里一半都有华为技术。 诺基亚和爱立信就算开足马力生产,也只能填六成的窟窿,而且他们的设备比华为贵30%到50%,纯属花冤枉钱。 芯片更别提了,欧洲半导体产业全球占比才八分之一,链条短得可怜,造个通信芯片比登天还难,想自己攒6G,跟没鞋穿就想跑马拉松一样不切实际。 专利这块更是被按在地上摩擦。现在中国在6G标准必要专利里占了四成多,华为一家的专利数就比欧洲所有厂商加起来还多,太赫兹通信这些关键技术早把欧洲甩在身后。 德国自己才占5%的专利份额,这差距就算坐最快的德铁也追不上。真要闭门造车,要么拿不到专利授权寸步难行,要么就得给中国交天价专利费,所谓的“技术自主”不过是自欺欺人。 最搞笑的是研发预算,德国连替换设备的钱都凑得费劲,搞芯片、造模块的预算才不到4000万欧元,这点钱在中美眼里也就够买几杯咖啡添点零食。 德法联合更是凑数的戏码。这俩国家连5G合作都没整明白,现在想搞6G简直是异想天开。 欧洲数字产业协会早说了,要是欧洲孤立研发6G,商用得比中美晚3到5年,到时候数字经济的红利早被分光了。 而且德国根本不敢真跟中国脱钩,汽车每卖三台就有一台流向中国,电动车、自动驾驶全靠高质量网络撑着,真把中国设备清了,车联网项目得全部返工,车企老板怕是得直接拍桌子骂娘。 国际标准制定上欧洲更是没话语权,最近中韩推的6G方案通过率高得离谱,欧美方案全程像“陪跑嘉宾”。 要是德国死磕自家标准,最后只能被边缘化,别人组团玩得热闹,自己蹲角落喝西北风,产品卖不出去,用户体验差得掉渣,纯属赔本赚吆喝。 默茨一边喊着“不靠中美”,一边又承认“完全脱钩不现实”,这种骑墙态度简直矛盾到可笑。 说白了就是既想讨好美国,又怕丢了中国市场,最后只能在技术封闭的死胡同里打转。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