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美国都赌错了! 日本和美国都在赌:日本赌中国一旦军事打击日本,美国绝不会坐视不管;美国赌中国不会出手收拾日本;中国不会参与美日的赌博,但中国一定不会让日本继续挑衅。 为什么这两个国家敢这么赌?其实根子很简单,对中国的误判。 日本一直觉得只要有美国撑腰,自己就能安全无忧,可以放心搅局台海。美国则认为中国舍不得和平环境,不会主动打破现状,最多顶多抗议两句。 可惜,时代变了。这种老黄历,2025年已经不灵了。 日本这波操作真是“胆子肥”。 11月7日,高市早苗公开表示台海冲突可能直接威胁日本安全。紧接着,日本防卫省有官员放话,说要配合美军优先打击中国的福建舰。 11月12日,日本公布了自研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足够覆盖台海和东海,年底就要测试。 与此同时,“出云”“加贺”号准航母升级,F-35B舰载机采购计划加速推进,战斧导弹部署和西南诸岛的导弹阵地也在同步进行。 日本这一连串的措施,看起来是要把自己从“防守者”变成“进攻者”。 但别看日本防卫预算一年比一年高,2025财年达到8.7万亿日元,比去年又多了9.4%。 这背后的逻辑,还是把命运完全押在美国身上。 历史上,美国对日本的政策从来都以自身利益为核心的,根本没把日本当人看。 冷战时让日本做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和平时期把日本当做经济和技术的配合伙伴。 到了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优先”说得更直接:支持要算钱,帮忙要看回报。 11月10日,特朗普直接说日本“不是好朋友”,美国国务院也只表态希望两岸和平解决问题,和日本的激进立场明显拉开了距离。 这已经是赤裸裸地出卖日本了:真出事,你靠自己,也离我远点,别把血溅我身上。 美军最近在日本部署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并没急着撤走,看似是保护日本,实则是把日本变成前线靶子。 F-35B的交付也是一拖再拖,技术卡脖子说来就来。历史上,美国“盟友危机时撤退”的戏码没少演,越南、阿富汗就是明证。日本要是真以为美国会为自己冲锋陷阵,那可是太天真了。 日本国内这轮军事冒险也引发了不小反弹。 11月15日,东京爆发了大规模抗议,高市早苗被要求下台,冲绳等地更是集体反对日本军事扩张。在野党公开批评涉台言论“极不负责任”。 经济上,中方的旅行警告直接导致赴日航班退票率接近70%,旅游业损失预计超3000亿日元,日本商界的怨气也越来越大。可以说,日本这场赌局还没开打,自己已经先受伤。 美国那边的算盘也打的好。美国想用日本来牵制中国,自己只需远程操控,既能消耗中国精力,又能维持亚太影响力。 武器装备大量卖给日本,各种合作协议一再升级,但真要动手,美国却保持“战略模糊”,口头支持多,实际行动少。 特朗普重心在国内经济,台海真要开打,他绝不会把美国拖进去。美国的支持,更多停留在嘴上。 美国的最大失算,就是没看清中国的决心。中国这些年国防实力早已今非昔比,维护核心利益从不含糊。 11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接警告:日本要是武力介入台海,就是侵略,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编队11月11日就开到九州岛12海里海域,台海和东海的巡航成了常态。 中国的反制手段更是一套“组合拳”:军事威慑、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多线出击,直击日美要害。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反制不是为了对抗,而是坚定维护地区和平和自身核心利益。中国的底线清清楚楚:台海属于中国,外部势力敢插手就等着吃苦头。 和平统一是目标,但不排除必要时用非和平手段。只要日本和美国继续在台海问题上“玩火”,中国就会毫不犹豫地反击。 如果日本执意参与台海事务,最终只会把自己拖入战火,全境沦为打击目标,几十年发展成果毁于一旦。 美国也别想捞着好处,遏制中国的算盘没打成,反而暴露了“盟友不可信”的本质,影响力大幅缩水。 中国通过实际行动获得了地区国家的信任,美国“离岸平衡”战略彻底失效。 回头看,这场赌局根本就是违背时代潮流。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就是反对侵略、尊重主权。 日美联手豪赌,只会让自身陷入更深的困境。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任何妄图遏制中国发展、干涉中国内政的赌博,最终都会被打回原形。 总的说来,日本如果再不收手,只会陷入更深的危机;美国如果不调整亚太政策,霸权地位也守不住。 中国的底线无人可碰,任何冒险挑衅,都会被坚决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