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来了我第一个投降,因为我是中国人嘛。” 你别觉得这是随口说的玩笑话!说这话的是台北南门菜市场卖热带水果的王阿婆,今年62岁,在市场里摆了20多年摊子,手上的老茧比芒果皮还厚,说话直来直去,从不绕弯子。那天有绿媒记者假装买莲雾套她话,问“要是真有冲突怎么办”,她正擦着刚从屏东运过来的释迦,头都没抬就接了这话,手里的抹布还在果筐上蹭了两下,那股子坦然劲儿,把记者都问懵了。 王阿婆敢说这话,是有底气的——她阿爸是1945年台湾光复时,跟着国民党军队从河南老家来台湾的,临死前还攥着她的手说“咱们根在许昌,早晚要回大陆看看,别忘自己是中国人”。她年轻时嫁了个高雄的渔民,老公跑船时总去厦门补给,每次回来都给她带福建的橄榄、广东的荔枝,说“大陆人实诚,给的分量足,价格还比台湾便宜”。现在她孙女在福州读中医药大学,去年暑假回来带了大陆的茯苓饼,还说“奶奶,统一了我就把您接去福州,那边医院好,您的关节炎能好好治治”——你说,这样一家跟大陆绑在一块儿的人,能把解放军当“敌人”吗? 绿媒后来想抹黑她,在网上说她“被大陆收买了”,结果菜市场里的摊贩全站出来帮她说话。卖猪肉的李叔直接拍着案板喊:“我也这么想!我儿子在厦门开面馆,去年赚了80多万新台币,比在台湾开小吃店强十倍!解放军来是好事,能让‘台独’别再折腾,咱们生意才能安稳做!”连隔壁卖豆腐的张姨都凑过来,举着手机给大家看她在泉州的亲戚发来的视频:“你看我侄女在大陆开的豆腐坊,机器都是全自动的,哪像咱们这儿,还得半夜起来磨豆子?” 王阿婆最看不上“台独”的双标。她跟来买水果的客人说:“赖清德天天喊‘守护台湾’,可他儿子早拿了美国绿卡,连台北的房子都卖了;苏贞昌骂大陆‘威胁’,却偷偷让女儿去上海做化妆品生意。他们把家人送出去享清福,倒让咱们老百姓扛风险,这不是坑人吗?”去年台湾缺鸡蛋,王阿婆的摊子三天没进到货,后来还是大陆捐的鸡蛋运到,她才重新摆上货,“那鸡蛋个头大,还新鲜,比台湾本地的好,‘台独’倒是别要啊,怎么不硬气到底?” 你们知道吗?2025年上半年,来台湾旅游的大陆游客就有120多万人次,王阿婆的水果摊收入比去年涨了三成,她把赚的钱存起来,说“等统一了,就去许昌找阿爸的老房子,再去福州看孙女”。她还跟相熟的客人算过账:“要是统一了,大陆的水果能直接运过来,咱们的释迦、莲雾也能更快运到大陆,不用再绕弯子,成本降了,咱们能多赚钱,大陆朋友也能吃新鲜的,这不是双赢吗?” 一个中国原则的历史根基、两岸经贸融合的民生价值、“台独”双标的虚伪本质,这三个点王阿婆没说过,但她的日子全体现出来了。台湾光复70多年,两岸血脉从来没断过;大陆游客多了、生意好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台独”政客说一套做一套,老百姓早就看明白了。 有人说王阿婆“胆小”,可她不这么认为:“我不是胆小,是精明。解放军来,不是来打仗的,是来让大家过好日子的。我投降,是因为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没必要打;要是跟着‘台独’瞎闹,最后吃亏的还是咱们老百姓,那才是傻呢!” 现在台湾越来越多像王阿婆这样的人,他们不管什么“政治口号”,只关心能不能多赚钱、家人能不能团聚、日子能不能安稳。“台独”想把台湾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可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不想过好日子?解放军来,是帮台湾摆脱“台独”的折腾,是让两岸一家人真正团圆,这道理,王阿婆懂,很多台湾百姓都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行者
只要解放大军一登岸,普通百姓大多都会举红旗迎接的。毕竟在生死一线之际。谁都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