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24日报道,联邦外交部长约翰·瓦德富尔(JohannWadephul)

小冯看国际 2025-10-25 13:58:41

德国媒体24日报道,联邦外交部长约翰·瓦德富尔(Johann Wadephul)推迟了对中国的访问。德方表示,中方除外长王毅之外,并未确认安排任何其他会见。 --- 一、访华推迟背后的真正原因 瓦德富尔访华行程突然推迟,德方声称是“未能在中国安排足够多的会谈”。这场外交风波的核心根源,在于瓦德富尔访前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的不当言论。 他公然声称“一中政策的內容可以由德国自行决定”,这种试图重新定义中国核心利益的说法,越过了外交红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4日明确回应:“一中原则没有任何‘自定义’的理由和空间。” 德国外交部表示对行程推迟“感到遗憾”,却回避了造成这一局面的真正原因——德方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的错误言行。 二、稀土与半导体之争 瓦德富尔原计划在访华期间,重点提出稀土与半导体等出口管制问题。中国占全球稀土产量约80%,德国汽车、电子和国防产业都依赖这些关键矿产。 德国企业对贸易限制,特别是稀土元素和半导体领域的贸易限制表示严重关切。瓦德富尔曾表示:“与德国一样,中国首先关注的应是全球贸易关系和供应链的稳定与可靠。” 欧盟国家正因为中方最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而焦头烂额。中国依据国内法律法规完善出口管制体系,是完全正当的权利行使。 三、一场不必要的外交尴尬 瓦德富尔此次访华本应是他就任外长后的首次访华,也计划为德国总理默茨今年晚些时候的访华行程做准备。如今这场不必要的外交尴尬,打乱了双边交往节奏。 德国《焦点》周刊评论称,瓦德富尔在对华事务上延续了前任贝尔伯克的说教模式。文章指出:“更明智的策略应是向中国学习,而非惩罚。” 中方一贯重视对德关系。就在今年7月,王毅外长在柏林会见德国总理外事顾问绍特尔时,双方一致同意“筹备好下阶段高层交往”。中国始终保持着对发展中德关系的诚意。 四、中德关系的正确相处之道 中德两国没有历史积怨和根本利害冲突,拥有广泛共同利益。2024年,中国依然是德国最大交易伙伴,这种紧密的经贸联系是双边关系的压舱石。 王毅外长今年7月会见德国总理默茨时指出,作为一对成熟而成功的大国关系,中德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这种定位为两国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郭嘉昆发言人24日表示:“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不同,中德对一些问题存在不同看法,这是正常的。”关键在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五、国际形势下的中德关系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德作为大国和主要经济体,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特殊责任。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世界多极化等方面有着广阔合作空间。 在俄乌冲突等国际热点问题上,德方也希望与中方沟通协调。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致力于推动和平解决争端。 德国政府表明希望同中国保持密切的经贸关系和良好合作,认为“脱钩”并非正确策略。这种务实态度符合两国根本利益。 --- 瓦德富尔访华推迟事件,表面上是一次外交日程调整,实则是德国对华政策困惑与矛盾的集中体现。想要维持与中国的重要经贸关系,却又试图在核心利益问题上挑战中国底线,这种两面做法注定难以奏效。 北京用行动向柏林传递了明确信息:唯有相互尊重,方能携手前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0
小冯看国际

小冯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