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要不是中国死扛,日本早把亚洲吞了!”美国援华空军部队军医孙子说出真相,

恰似江楼月 2025-10-22 22:37:59

[太阳]“要不是中国死扛,日本早把亚洲吞了!”美国援华空军部队军医孙子说出真相,多亏当初中国拖住日本,把日本困在亚洲,否则亚洲也不会有今天,说白了就是中国功不可没。 说起二战那会儿中美合作的那些事儿,总绕不开飞虎队这支部队。飞虎队,全称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1941年头儿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默许下组建起来,本来是民间志愿者性质,但很快就成了中国战场上对抗日本侵略的重要力量。 他们开着P-40战机,在昆明和缅甸一带跟日军飞机干仗,几个月内就击落了上百架敌机,帮中国空军稳住了西南天空。这支队伍后头演变成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继续在华作战,到战末总共干掉日机一千多架,沉了上百万吨日本船只。 飞虎队不光是飞行员,后面勤务人员也跟着一块儿出力,其中就有克林顿·米莱特,这位美国中西部小伙子,1944年夏天被派到昆明当军医。 米莱特当时二十出头,背着医疗包,扛着相机,扎根在昆明那座高原城市里。昆明是盟军后勤大本营,飞虎队和第14航空队的飞机天天从这儿起降,他的主要活儿就是给受伤的飞行员和地勤包扎伤口。日军空袭频繁,他得在临时医院里缝合枪伤、止血、换药,还得帮中国士兵处理烧伤和骨折。米莱特不单干医务,他用柯达相机拍了好几百张昆明彩照,记录了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那些照片现在成了珍贵史料,展示战时云南的市井模样。 他爸妈是普通中产,米莱特上医学院学外科,入伍后直接奔中国战场,干了两年多,亲眼见识了中国军民怎么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顶住日军攻势。 米莱特的孙子杰西·米莱特,长大后从祖父的日记和照片堆里挖出这些故事。杰西在加州念历史专业,毕业后干教育工作,2010年代开始系统整理家族档案。 他翻那些泛黄信件时,发现祖父反复提到中国战场的韧性:日军主力被死死摁在中国,没法大举南下太平洋,这让美国海军在中途岛和瓜岛那些仗打得没那么吃力。杰西后来多次访华,2004年头一趟去昆明,就被祖父当年的足迹吸引住了。他在那儿当英语老师,娶了本地媳妇,生了俩孩子,现在一家子安家昆明。杰西在采访里直言,祖父那辈人的经历让他觉得中美民间交流太重要了,得通过分享家族故事来拉近两国距离。 他强调,飞虎队来中国不光是为打仗,更是为帮中国人守住家门口,这份情谊到现在还得接着传。 杰西的话点出了一个大实话:中国在抗日战争里扛住了日本大半兵力,没这块东方主战场,盟军反法西斯仗就没那么好打。 抗日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拉开帷幕,日本陆军一下砸进来上百万兵,占了华北华东大片地盘,本打算速战速决灭了中国再图东南亚。可中国军民不服软,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一仗接一仗拖,硬是把日军主力钉死在大陆上。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工夫,日本在中国战场上光正规部队就超百万,占他们总兵力的七成多。 这些兵力没法抽调去南洋或太平洋岛链,美军在中途岛海战里反败为胜,舰队互怼时,日本海军虽猛,但陆军补给跟不上,全赖中国战场吸住了日军精锐。 再看数据,日本从1937到1945年,在中国歼灭战损上百万官兵,飞机丢了两千多架,坦克和火炮也报销一大堆。 这些消耗让日本经济喘不过气,石油和钢铁全砸进中国战场,留给太平洋的资源捉襟见肘。美国战略上定调“先欧后亚”,就是仗着中国顶着东方前线,能腾出手先收拾欧洲轴心国。 如果中国早早崩盘,日本就能腾出手南下,东南亚那些殖民地早被吞并,盟军登陆菲律宾和硫磺岛的代价得翻倍。 杰西祖父米莱特在昆明医院见过太多中国伤兵,那些人腿断了还爬着回阵地,妇女小孩在后方修路运粮,这种全民抗战劲头,直接拖垮了日本的野心。 日本军国主义那套扩张逻辑,本来是先吞中国再霸亚洲,整个计划叫“大东亚共荣圈”,实际就是抢地盘掠资源。 他们1931年占东北,1937年全面侵华,烧杀抢掠南京大屠杀什么的,手段残暴到极点,没半点人道可言。中国战场成了他们的泥潭,投入越多越拔不出腿。1944年“一号作战”,日军想打通大陆交通线,进军豫湘桂,结果中国军队在衡阳和桂林顽抗,拖了几个月,盟军正好在诺曼底登陆,欧洲战场打开缺口。 到1945年,湘西会战日军大败,中国军队转入反攻,配合美军轰炸日本本土,加速了日本投降。 中国抗日的贡献,不止军事上,还在全球格局里。苏联红军能专心对付德国,也因为日本没从西伯利亚抽兵,全力对付中国。 英国在缅甸守不住,远征军过去帮忙,1944年反攻收复失地,保住了印度次大陆。 东南亚国家后来独立,也沾了光,日本南进计划被中国战场搅黄了。杰西家三代人,从米莱特爷爷到他孙子,如今中美关系起起伏伏,但民间纽带没断。

0 阅读:1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