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与欧盟不断指责中国,挑衅中国,并扬言要对我们进行二级制裁,理由是我们大量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间接地帮助了俄罗斯,直接地威胁了欧洲的安全。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乌克兰和欧盟那边觉得中国从俄罗斯买太多石油天然气,等于在变相给俄罗斯战争输血,威胁到他们的安全。事情闹到现在,2025年9月欧盟抛出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直接点名要搞中国企业,二级制裁的影子越来越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多次公开点炮,说中国通过买能源在帮俄罗斯拖长战线。咱们这边呢,能源需求大,产能跟不上,只能从国际市场大买特买,俄罗斯作为全球石油天然气大户,成了最稳的选择。可这背后牵扯的国际博弈,远比表面复杂得多。 先说说这指责的来龙去脉。俄罗斯从2022年2月进入乌克兰后,西方国家一轮轮制裁,冻资产、禁贸易、限能源出口,目的是掐断俄罗斯的钱袋子。 欧盟自己也痛下决心,2022年底就把俄罗斯海运原油进口禁了,2023年又加码天然气管道。结果呢,俄罗斯能源出口没崩盘,反而转向亚洲市场。中国、印度这些国家成了主力买家。数据摆在那,2025年9月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创下新高,液化天然气也跟着水涨船高。欧盟和乌克兰一看,这不等于他们的制裁被绕过去了?泽连斯基在9月27日的讲话里直言,欧洲必须彻底停买俄罗斯油气,这些钱直接进了俄罗斯的军费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附和,说要针对第三方国家买俄能源的做法下手。第19轮制裁提案里,明确提到要禁更多俄罗斯能源公司交易,还考虑把中国独立炼油厂列进去,冻结资产、禁银行业务啥的。这二级制裁的味儿太浓了,本来是针对俄罗斯的,现在波及到咱们买家头上。 为什么他们这么急眼?核心是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乌克兰那边,战争打到现在,基础设施被炸烂,电力短缺,泽连斯基8月22日还说冬天可能得进口电,因为俄罗斯导弹专挑能源目标下手。欧盟呢,自打北溪管道出事后,天然气价格翻倍,工业企业叫苦连天。他们觉得,中国买了俄罗斯的油气,就等于间接资助了俄罗斯的导弹和坦克,威胁欧洲大陆稳定。9月19日的布鲁塞尔会议上,欧盟提案里直指中国和其他国家企业买俄原油,延长了前线火力。泽连斯基也反复强调,中国不是冲突方,但通过能源贸易在维持俄罗斯的经济命脉。说实话,这逻辑站得住脚吗?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占它财政收入大头,2025年上半年光油气就贡献了40%以上。没了这些买家,俄罗斯日子肯定难过。可问题是,西方自己也没完全脱钩。欧盟2025年还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甚至反对新制裁,因为他们还靠俄罗斯管道过日子。奥地利98%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这不是睁眼说瞎话? 咱们中国这边,能源采购是市场行为,纯属自保。国内产能有限,需求却像火箭一样往上窜,石油进口依存度超70%,天然气也过40%。早年从中东买得多,美国就威胁封马六甲海峡,运输线一断就灾难。分散风险是必须的,俄罗斯地近物博,管道直达,成本低、安全高。现在全球供应紧巴巴,没哪个国家能单枪匹马填上中国这个大洞。2025年俄罗斯对华能源出口不光量大,还稳中有升,西伯利亚铁路上天天拉罐车,边境卸货站忙得热火朝天。中国外交部多次回应,说这类单边措施侵犯主权,破坏全球能源链。咱们始终中立,不支持俄罗斯军事行动,在联合国安理会直言,如果提供军援,战局早变样了。贸易平衡上,我们出口民用产品给俄罗斯,家电纺织啥的,换来能源。这不是帮战,而是正常买卖。 二级制裁这事儿,欧盟和乌克兰扬言得厉害,但落地难。9月10日路透社报道,欧盟考虑把中国炼油厂列进黑名单,但内部意见不一。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带头反对,说这会伤及欧盟自身能源供应。美国那边,特朗普政府推G7对中印加50%到100%关税,9月19日华尔街日报说欧盟在压力下也动起来了。但中国买俄油不是新鲜事,2022年以来就翻倍增长,欧盟自己还从印度买精炼俄油,价值超200亿美元。这双标太明显了。泽连斯基9月24日在经济时报采访里说,中国能逼俄罗斯停战,但这忽略了北京的中立底线。咱们不掺和军事,只管能源民生。要是真二级制裁,北京肯定反制。简单说,贸易调整、出口管制啥的。最直接的,就是加强与俄罗斯的民用贸易,但绝不碰军援。牺牲国家安全听欧盟的?不可能。
乌克兰与欧盟不断指责中国,挑衅中国,并扬言要对我们进行二级制裁,理由是我们大量从
义气先义
2025-10-18 23:16:29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