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华盛顿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表示,中国已养成了一个“危险的新习惯”,即低估美国的报复意愿和能力。他还表示,中国的出手表明中国认为自己非常的自信,而且有实力。 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上周说起。特朗普刚上台没多久,就开始挥舞关税大棒,扬言从11月1号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0%的关税,目标直指电动车、半导体这些高科技领域。 这不是头一回了,早几年中美贸易摩擦时,特朗普就爱这么干,层层加码,搞得全球供应链鸡飞狗跳。中国这边呢,没闲着,商务部直接放大招,10月9号宣布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范围,又加了五种稀土金属,总共十二种,得经过政府审批才能出关。 稀土这玩意儿,可不是小事儿,它是电动车电池、导弹制导、风力涡轮机这些高精尖设备的命根子,中国占全球产量的八成以上,出口管制一收紧,美国那边立马慌了神,股市波动,供应链经理们开始四处找替代货源。 孙韵这番话,就出自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里,她是史汀生中心的资深研究员,专攻中美关系和中国对外政策。 她直言不讳,说中国这回的举动,暴露了北京对华盛顿底线的误判,总觉得美国人嘴上喊得凶,实际下手没那么狠。这习惯要是养成,可不是闹着玩的,容易把小摩擦酿成大麻烦。孙韵的分析听着挺中肯,她在北京大学读的国际关系本科,后来去美国深造,拿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毕业后,她先在华盛顿的小型智库当助理研究员,积累经验,然后跳槽到史汀生中心,一干就是十几年,现在是东亚项目联合主任和中国项目头头,还在布鲁金斯学会挂职非驻会研究员。 她写过不少论文,分析中国在非洲的投资策略和南海的摩擦点,经常去国会作证,帮议员们捋清北京决策的脉络。孙韵的视角接地气,不光看官方文件,还挖内部逻辑,这让她在华盛顿圈子里挺有分量。 你看,这稀土管制,本来是中国对特朗普关税的回击,逻辑上站得住脚。特朗普团队在白宫简报室放话,加税是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业,减少对华依赖。 但中国没被动挨打,商务部公告一出,直接卡住全球稀土脖子,美国国防部和能源部立马跳脚,因为稀土短缺会影响F-35战机和电动车电池生产线。 孙韵点出的问题,就在于北京可能高估了自己手里的牌,以为华盛顿会像过去那样,喊两句狠话就坐下来谈。实际上,特朗普这人,向来说到做到,上次贸易战时,加税清单一波接一波,中国企业成本飙升,出口订单缩水三成多。 这次,中国自信满满,觉得稀土是王炸,能逼美国让步,但孙韵提醒,这自信背后,是低估了美国国会和商界的反弹力道。想想看,美国国会两党罕见一致,通过法案补贴本土稀土开采,拜登时代就开始投钱建厂,特朗普上台后只会加码。 这“危险的新习惯”不是空穴来风。中国这些年经济体量上去了,科技实力也追上来了,华为、中兴这些企业顶着制裁照样活蹦乱跳,新能源车出口全球第一。 北京决策层评估时,自然会多几分底气,觉得美国内部分裂,国会山天天吵架,执行力打折。但现实呢?美国在关键领域下手从来不软,芯片法案砸了五百多亿,盟友体系一拉,日本、荷兰、韩国都跟进限售设备给中国。 孙韵的观点戳中要害,中国出手时,总以为能速战速决,忽略了华盛顿的韧性。这不光是贸易事儿,还牵扯战略博弈,比如南海巡航,美军舰艇常态化通过台湾海峡,中国军舰回应时,也得掂量美国第七舰队的火力。 台湾地区防务部最近报告显示,美台军售继续,F-16升级包和鱼叉导弹源源不断,这让北京的自信得打个折扣。 孙韵没说中国弱,她承认北京有实力,但强调这种实力得配上准头,不然就是搬石头砸自己脚。
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华盛顿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表示,中国已养成了一个“危险
义气先义
2025-10-17 16:11: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