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记者憋了个大招,上来就问:中国为什么不让台湾独立?结果高志凯眼皮都没抬,悠

文史小将 2025-10-15 19:34:13

CNN记者憋了个大招,上来就问:中国为什么不让台湾独立?结果高志凯眼皮都没抬,悠悠地问:那美国会让加州独立吗?英国会让北爱尔兰独立吗? 在国门之内,“国家统一”从来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话题,它被法律的铁索牢牢锁死。 法国早在百年前的大革命时期,就把“法兰西是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刻进了骨子里,任何分裂的念头都可能被视为叛国。 德国宪法法院也曾干脆利落地否决巴伐利亚州想要的“特殊地位”,理由就是违反国家统一。 有些规则,是吃过亏后才加固的。 加拿大在魁北克独立公投险些通过后,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搞出个《清晰法案》,把独立的门槛抬高到几乎不可能逾越。 美国的做法更直接,2023年,加州有议员提出搞个“独立公投”,结果联邦法院一天之内就叫停了,理由是“违反宪法”。 在这里,宪法就是维护统一的最终守门人,民意也要靠边站。 当然,光有法律还不够,维系统一是个需要真金白银和强大力量的持续性工程。 经济上的深度捆绑就是一张大网。 美国联邦政府在过去十年间向加州投入超过五百亿美元,这种巨额财政倾斜,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绑定策略。 用经济利益让地方政府和民众形成依赖,从而在政策选择上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逻辑并不陌生,当经济互相依赖足够深厚时,合作与妥协就会成为常态。 比如,2023年台湾近四成的出口流向大陆,这种经济联系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黏合剂”,让两岸在现实利益上难以割裂。 当经济杠杆不够用时,安全和治安的手段便会被派上用场。 英国在北爱尔兰问题上五年内投入了四十亿英镑,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警力部署、监控系统建设以及社会稳定措施。 《贝尔法斯特协议》允许北爱尔兰举行公投,但前提苛刻,任何行动都不能危及国家整体稳定。 潜台词很清楚,稳定高于一切,政策必须服务于维持现状的目标。 而当这些国家将目光转向海外事务时,话语体系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CNN记者针对中国或其他国家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叙事陷阱。 将复杂的主权争议、地缘政治博弈简化为“自由与压迫”的道德对立剧本。 在这个剧本里,他们强调价值观和道义,却从不在本土使用同样的逻辑。 英国首相能援引国际法来阻止“统一爱尔兰”的公投,可当讨论别国主权时,联合国宪章里关于“尊重领土完整”的条款却仿佛隐形了。 所以,高志凯的反问之所以如此有力,因为它瞬间击穿了这套话语壁垒,把所有人都拉回到同一个、普遍适用的逻辑标准之下。 说到底,这并非偶然的虚伪,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内外差异化策略。 在一个紧密相连的世界里,想建立稳定的大国关系,前提是得承认并尊重彼此对“国家统一”这个核心利益的共同关切,而不是把它当成地缘博弈的工具。 只有大家都按同一套规则出牌,真正的对话才有可能开始。

0 阅读:135

猜你喜欢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