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个疑惑,以前咱们中国没大量出口稀土的时候,美国那些先进的隐形战斗机和芯

小茹吖 2025-10-15 12:56:26

很多人都有个疑惑,以前咱们中国没大量出口稀土的时候,美国那些先进的隐形战斗机和芯片是咋造出来的?其实这问题说白了特简单,内行人一句话就能点透:有矿不等于能用,真正的底气是技术,这才是硬核王牌! 以前中国没大规模往外运稀土的那些年,美国根本没愁过 “没原料” 这茬 —— 人家自家地下就埋着大矿,而且是那种能撑起全球供应的主矿。 那时候的美国,妥妥是全球稀土圈的 “大哥”,根本不用看别人脸色。 不过有矿归有矿,你可别以为把矿挖出来就能直接用在战机、芯片上。 稀土这东西怪得很,刚挖出来的原矿里,稀土元素跟各种杂质混在一起,就跟粥里掺了沙子似的,必须得用技术把它们 “摘” 出来。 美国那时候虽然分离技术没现在这么牛,但对付当时的需求,那是绰绰有余。 就拿美国早期的先进装备说吧,上世纪 70 年代末列装的 F-15 战斗机,它的发动机里用的稀土永磁材料,还有雷达系统里的稀土陶瓷元件,对纯度的要求就是 85% 到 92% 之间。 美国自己的分离技术刚好卡在这个区间里,不用额外找别人要。 再看芯片,上世纪 70 年代英特尔推出的 4004 芯片,这是全球第一款微处理器,它里面用到的稀土元素主要是镧,用来稳定芯片的电路信号。 当时对镧的纯度要求也就 85% 以上,美国自己加工出来的产品完全能达标。 那时候中国的稀土产业还没起来呢,上世纪 70 年代咱们还在用 “土法” 开采稀土,分离纯度最多也就 60% 到 70%,连自家的简单设备都供不上,更别说满足美国的高端需求了,所以美国那会儿根本没想着从中国进口。 后来美国慢慢不怎么用自家矿了,也不是矿挖完了,而是成本和环保这两本账算不过来。 芒廷帕斯矿里的稀土伴生着不少重金属,开采和分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里面的铅、镉这些有害物质要是处理不好,会污染地下水。 上世纪 80 年代末,美国的环保法规越来越严,处理一顿废水的成本就涨到了 200 美元,再加上开采设备的维护费用,算下来自己生产一顿稀土成品的成本,比从中国进口贵了差不多 30%。 那时候中国的稀土产业刚好起来了,分离技术从原来的 60%-70% 纯度,冲到了 95% 以上,而且价格还便宜。 就拿 1995 年来说,中国出口的高纯度镨钕合金,每吨价格比美国自己生产的低 2000 美元。 这么一算,美国企业自然愿意从中国买成品,自家的矿就慢慢减产了。 再说说现在,美国为啥又想着重启芒廷帕斯矿?不是他们突然有矿了,而是现在对稀土纯度的要求太高了。 就像 F-35 隐形战机的发动机,里面用的稀土铼,纯度得达到 99.99% 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推力和寿命。 可美国现在最好的分离技术也就只能做到 99.5%,差的这 0.49%,直接导致发动机的制导精度差上百米,根本没法用。 反观中国,现在的稀土分离纯度能稳定在 99.99% 以上,而且还能批量生产,价格也合理,美国想不依赖都难。 这就印证了最开始说的那句话:有矿不等于能用,真正的底气是技术。 所以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资源只是基础,能把资源转化成有用产品的技术,才是真正的硬核王牌。 毕竟,再丰富的矿,没有技术去 “激活” 它,也只是地下的一堆石头而已。

1 阅读:1927

评论列表

方天画戟

方天画戟

3
2025-10-16 04:30

美国没落了

砰砰

砰砰

2
2025-10-16 02:11

发动机的制导精度差上百米?谁来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火星文吗?

无情 回复 10-16 03:37
应该是导弹发动机

linxw1268

linxw1268

1
2025-10-16 01:49

说的明白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