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说只要含有他技术的光刻机通通不能卖给中国,中国人说只要含有我技术和材料的稀土,通通不能卖给美国。以后就看是美国能先解决稀土,还是我们能先解决光刻机。 早两年美国就把矛头对准了咱们的芯片产业,2022 年那回的操作最狠。 他们硬是逼着荷兰 ASML 停供高端的 EUV 光刻机,要知道这东西是造 7 纳米以下先进芯片的关键设备。 华盛顿那边算盘打得精,觉得把 EUV 一断,中芯国际这些国内芯片厂就没辙了,只能卡在低端制程里。 可他们没想到,中芯国际转头就把 28 纳米成熟工艺打磨得炉火纯青。 去年的数据摆在那儿,中芯国际的汽车芯片出货量直接涨了 40%,连特斯拉上海工厂都快成了他们的大客户,厂里新能源车用的芯片,一大半都是中芯产的。 更让美方意外的是咱们在 DUV 光刻机上的进展。 之前业内预估这东西的研发周期还得挺久,结果实际进度比预期快了 18 个月,今年就能小批量投产了。 DUV 虽然没 EUV 那么先进,但用来生产 28 纳米到 14 纳米的芯片完全够用,刚好能补上国内成熟制程的需求缺口。 而且不只是光刻机本身,配套的光刻胶也跟上了。 以前国内光刻胶大多靠进口,日本信越化学一家就占了咱们 35% 的市场。 美国逼日本限制出口后,上海新阳这些国内企业立马顶了上来,现在国内光刻胶的自给率已经从之前的 5% 提到了 27%,信越化学的份额反倒跌到了 18%。 这哪儿是被卡脖子,分明是逼着咱们把产业链的短板一块块补起来。 这边咱们在光刻机领域慢慢破局,美国那边在稀土上的日子可不好过。 他们早就知道稀土是军工和高端制造的 “维生素”,2020 年就喊着要建 “本土稀土供应链”,还拉上澳大利亚、日本搞了个 “稀土联盟”,想彻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可去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数据直接打了脸 —— 他们从澳大利亚运过去的稀土矿,有 85% 还是得偷偷运到中国来加工。 为啥美国自己搞不了?因为稀土分离这活儿真不是谁都能干的。 咱们国内的技术能把稀土分离纯度做到 99.99%,可美国的工厂最多只能做到 99.5%。 美国也想自己搞稀土加工,可建工厂不是搭积木。光环保审批就得走好几年,毕竟稀土分离过程中会产生不少污染物,美国本土居民反对声特别大。 之前他们在亚利桑那州建了个试点工厂,折腾了快三年,到现在还没实现稳定量产,每次生产出来的稀土纯度都忽高忽低,根本没法用在军工上。 反观咱们,除了加工技术过硬,产业链还特别全。 从稀土矿开采到分离提纯,再到做成稀土永磁体、催化剂这些成品,咱们一条龙都能搞定。 全球近 90% 的高纯度稀土产品都得从中国走,美国想绕开,短期内根本不现实。 其实现在这局面,早就不是简单的 “谁卡谁脖子” 了。大国博弈拼的从来不是一时的狠劲,而是产业链的韧性和自主能力。 现在谁能先突破?其实这个答案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场博弈让咱们看清了,只有把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才能在全球产业链里站稳脚跟。
美国人说只要含有他技术的光刻机通通不能卖给中国,中国人说只要含有我技术和材料的稀
小茹吖
2025-10-15 22:50:2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