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举世瞩目,全球首条北极集装箱快航——“伊斯坦布尔桥”轮今天成功靠港!先说时间,开航前宣传的预期是18天,实际卡着20天23小时的deadline靠港,如果不是特事特办对方港口大开绿灯,这个时间真够呛。但实际上是遇到了海雾,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也应该计算到运营计划中,天气因素其实很难充分预见到。10月7日至10日,能见度陡降,航速控制在10节左右。可是,有一说一,刚开航时也有跑21节的时间段,也算扯平了。同时,这次中欧北极快航的航程7873海里,平均航速15.7节,统计到靠港前一天的数据,耗油936.6吨,碳排放2916.6吨。 这个成绩究竟如何,我们来对比探究一下:同样还是“伊斯坦布尔桥”轮,7-8月时的一次航程,由广州南沙驶往圣彼得堡。截取与抵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相似的航程,总用时27天,总里程9987海里,平均速度15.3节。模拟直达,需要除去中间停靠马来西亚巴生港与埃及塞得港的时间,停靠巴生港前还有一段减速匹配靠港时间的航程,这段375海里,实际耗时48小时,而按照平均速度15.3节直航则只需要24.5小时,此处可以省下约24小时。 再减去停靠塞得港的17小时,直航的总航时可以控制在25天13小时,与年初报道的“中欧快航”26天的水平基本一致。要不是在亚丁湾遇到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航速降到了10节左右,时间还可以进一步缩短。因为七月,正是当地西南季风盛行的时候。而且这次航程9987海里,耗油1151吨,碳排放3585吨。综上对比如下: 1、北极航线:20天(抹零),航程7873海里,平均航速15.7节,耗油936.6吨,碳排放2916.6吨。 2、传统航线:25天(抹零),航程9987海里,平均航速15.3节,耗油1151吨,碳排放3585吨。 可以看出,相较而言:北极航线省时5天,效率提升20%。但是,在航程减少21.2%的前提下,燃油及碳排放只减少了18.6%,相对更不经济环保。不过,如果时间上要努力达成预期的“18天”震撼效果,能耗和碳排就要超标。那是属于既要又要,”省时“与”环保“的好名声两头都要占,事实会证明:没有一头能够占到了!
原以为中国收紧稀土,已经是最后的底牌了。然而没想到的是,前美国高官居然无奈表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