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中 泰国宣布了 9月23日,财联社报道,泰国突然宣布8月汽车产量同比下降6.11%,这已经是连续多月下滑。 要说泰国汽车业的下滑,早不是新鲜事了。2024年全年产量直接跌了20%,创下四年新低,今年1月单月跌幅更是飙到24.63%。燃油车的退潮是主因——国内家庭负债率高企,银行怕坏账收紧了车贷,70%的贷款申请都被拒,皮卡车这类曾经的畅销款销量暴跌21.26%。出口端更惨,2024年整车出口下滑8.8%,今年前两个月出口量再跌18.12%,曾经靠出口东南亚、澳新市场的优势,现在快耗没了。 本以为电动车能接棒救场,可现实却给了一记耳光。泰国政府早就喊出“2030年电动车占产量30%”的目标,还升级了EV3.0和EV3.5政策,又是给补贴又是降关税,甚至让出口电动车按1.5倍计入生产配额,就为了吸引车企建厂。比亚迪、长城、长安等7家中国车企真金白银砸钱,规划产能超60万辆,比亚迪泰国工厂产能就达15万辆。 但产能建起来了,销量却没跟上。2024年泰国纯电汽车注册量才7万多辆,今年前两个月还同比降了2%,中国车企的电动车在当地市场占比仅12.2%。一边是超50万辆的产能摆在那,一边是年销不足8万辆的需求,业内都在警告“产能过剩恐超60%”。更头疼的是配套跟不上,充电设施、电池回收这些关键环节连清晰指南都没有,消费者自然不敢轻易买单。 内忧外患下,整个产业链都在承压。罗勇府的燃油车零部件厂裁员不断,曾经靠给日系车企供货暴富的小老板,现在只能转做电动车配件的小订单。而新建的电动车工厂虽多,却大多依赖进口零部件,本地供应链还没起来,想靠电动车拉动整体产业谈何容易。 泰国政府不是没试过救市。EV3.5政策把电动车消费税从8%砍到2%,还给买家发5万到10万泰铢补贴,最近又在酝酿以旧换新政策,想刺激民众换车。可家庭债务高企、贷款难的问题没解决,光靠补贴根本撬动不了市场。而且日系车企在燃油车时代的优势丢了,中国车企虽强势入局,但短期内还没法填补燃油车留下的缺口。 现在泰国汽车业,说白了就是卡在冰火两重天的坎儿上:燃油车这边凉透了,日子难过得很;电动车那边看着挺热闹,其实根本没真起来。产能过剩、需求疲软、配套滞后,每一个问题都得慢慢解。曾经的“东方底特律”能不能熬过来,关键就看接下来能不能把电动车搞起来,不然这场连续多月的下滑,可能还得延续更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泰国汽车业深陷转型阵痛:燃油车断崖下滑,电动车难救场!
晚霞照我心
2025-09-24 15:55:49
0
阅读: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