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宣布了 10月12日,据澳大利亚《时代报》消息:澳大利亚宣布要和美国搞关键矿产协议,给稀土设最低价,投12亿澳元建战略储备。 这波操作看下来,简直是把美国当年对付中国稀土的老套路原样搬了过来,只不过这次换澳大利亚站到了台前当主角。 说白了就是美国着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拉着澳洲搞“友岸外包”,想另起炉灶建个不沾中国边的供应链,可这算盘打得再响,也得看澳洲有没有这金刚钻。 先说说这12亿澳元的战略储备,听着数额不小,可真要砸进稀土产业链里根本不够看。澳洲最大的稀土企业莱纳斯,去年全年稀土氧化物总产量才刚过万吨,其中能用于高端制造的镨钕氧化物也就五千多吨,这点量连美国军工的零头都不够。 澳洲的稀土矿品位本就不如中国南方的矿,挖一吨矿石要处理几十倍的废石,挖出来还得运到马来西亚去精炼,光物流就得耗三个月,哪比得上中国江西赣州那样的产业集群,原料半小时就能调货,从矿石到成品28天就能搞定。 所谓的“设最低价”也透着股心虚,本质就是美国想给澳洲企业托底,就像之前给本土的芒廷帕斯公司砸钱兜底一样。可价格能兜底,技术短板却补不上。 莱纳斯费劲巴力搞出的99.9%纯度稀土,在航空航天和高端军工眼里,也就相当于中国十年前的水平,那些差之毫厘就可能机毁人亡的精密设备,要的是99.999%的高纯度产品,这中间的差距可不是砸钱能立马补上的。 更讽刺的是,即便澳洲想硬撑着建产业链,好多设备和工艺还得偷偷找中国要,莱纳斯在马来西亚的精炼厂,至今都得从中国进口原料和中间产品,等于绕了一圈还是没躲开中国供应链。 美国拉着澳洲搞这出,说白了是被中国近期的稀土管制逼急了。中国刚把出口管制的稀土元素从7种扩到12种,连含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制造产品都纳入管控,这一下就掐住了全球半导体和军工企业的脖子。 可急病乱投医没用,稀土产业链的培育不是种白菜,从开采到精炼的完整体系得花十年以上才能成型,澳洲现在才刚起步建加工厂,就算三年后能把产量翻三倍,也顶多是个初级玩家。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之前自己搞稀土产业都栽过跟头,本土矿场要么卡在环保审批上,要么因为处理放射性废料成本太高烂尾,现在把这摊子甩给澳洲,分明是把烫手山芋递了出去。 澳洲以为抱上美国大腿就能抢占市场,却没算清自己的家底:虽然稀土储量排世界第二,可冶炼分离技术跟中国差着代差,连最基本的共生矿综合利用都没搞明白——中国内蒙古的矿能靠铁矿石收入覆盖四成稀土开采成本,澳洲却只能干巴巴地挖稀土,成本自然降不下来。 这哪是建什么替代供应链,分明是给自己找了个烧钱的包袱。美国要的是安全的供应源,澳洲想的是靠资源绑定美国,可俩人都没正视一个现实:中国在稀土冶炼分离领域占着92.3%的全球份额,这不是靠短期投资能撼动的。 等澳洲真把工厂建起来,恐怕会发现要么产品卖不动,毕竟没人愿意花双倍价钱买次等货,要么就得一直靠政府补贴续命,12亿澳元砸进去,可能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这波操作与其说是战略布局,不如说是急着给美国交投名状,至于最后是成了供应链支柱还是烧钱黑洞,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见分晓。
澳大利亚宣布了 10月12日,据澳大利亚《时代报》消息:澳大利亚宣布要和美国搞
菲菲的信笺
2025-10-13 17:49:04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