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娃哈哈集团又因为人事变动成了舆论焦点——宗馥莉正式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董事职务。这个消息不是空穴来风,娃哈哈方面已经确认,辞职程序早在9月12日就走完了,现在天眼查上显示的法定代表人还是她,不过是流程没更新完。 要说这事儿,得先聊聊宗馥莉和娃哈哈的“爱恨纠葛”。她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空降兵”,作为宗庆后的独女,她从2004年回国就在娃哈哈基层摸爬滚打,从车间管理到品牌公关部长,再到2021年当上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这一路走了近二十年。去年宗庆后去世后,她正式接棒,本以为能大展拳脚,结果今年7月就闹过一次辞职风波——当时有股东质疑她的管理方式,她一气之下写了辞职信,结果没几天又回来继续干。这次辞职,算是“二进宫”后的彻底转身。 为啥非要走?表面看是商标问题。娃哈哈集团现在有三方股东:宗馥莉持股29.4%,杭州上城区国资持股46%,职工持股会占24.6%。按规矩,“娃哈哈”商标要全体股东同意才能用,可股东们意见不合,宗馥莉干脆决定:既然用不了老牌子,那就自己推新品牌“娃小宗”。现在宏胜饮料集团(她实际控制的公司)已经注册了“娃小宗”“宗小哈”等商标,连经销商合同都开始转签到宏胜系,这摆明了是要另起炉灶。 这事儿背后,其实是家族企业传承的老难题。宗庆后当年靠“家文化”管企业,事必躬亲,但现代企业需要制度化、流程化。宗馥莉有海外留学背景,更倾向职业经理人模式,可娃哈哈的员工和股东习惯了老宗的“人治”,新老观念一碰撞,矛盾就炸了。比如她上任后换了一批管理层,关了几家工厂,员工觉得“被掏空”,甚至成立了维权委员会告她;股东们又担心她把资源往宏胜系倾斜,毕竟宏胜和娃哈哈在股权上没关联。 不过换个角度看,宗馥莉的“出走”未必是坏事。家族企业最怕的就是“一代退,二代乱”,她选择用新品牌破局,既保留了娃哈哈的股权,又给了自己施展的空间。就像当年万科王石交棒郁亮,用了近20年才完成权力过渡,娃哈哈的现代化治理,或许也需要这样的“缓冲期”。 但话说回来,宗馥莉这次辞职,到底是“以退为进”还是“彻底转身”?“娃小宗”能复制娃哈哈的辉煌吗?股东们的矛盾真能靠换品牌解决吗?这些问题,可能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你觉得宗馥莉的选择是对是错?如果是你,会怎么平衡家族企业的传承和创新?来评论区聊聊吧,说不定你的观点能给大家新的启发! (案例来源:澎拜新闻)
娃哈哈要完!!!这事确实闹得有点大大股东和宗馥莉各执己见一个手
【7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