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少将刘秉彦到北京饭店吃饭,点菜的时候瞥了一眼柜台,瞬间心头一震,转头低声说道:“赶紧去叫部队过来!”这是咋回事呢?[无辜笑] 当时政治协商会议即将在北京饭店召开,这座北平解放后承办重要活动的场所,此时正在进行最后的安保检查。 华北军区205师师长刘秉彦这天下午走进饭店,准备与作战处长唐永健商讨警卫部署,刘秉彦是河北蠡县人,北大数学系肄业,抗战爆发后投身冀中游击战,多年敌后斗争练就了他敏锐的观察力。 站在柜台前他注意到正在指挥服务生的饭店经理——那人走路时微微跛脚,这个细节让刘秉彦认出了对方:马学刚。 他抗战时期在冀中经商,曾短暂参加八路军,因战斗负伤致残后离队返回日占区,为保全产业,他主动接触日本人,逐渐沦为汉奸,1941年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朱占奎被日军俘虏,他出面交涉将其“救出”,实则借机策反,1946年朱占奎叛变投靠国民党,获少将军衔,他也成为国民党特务。 北平解放后这类潜伏人员成为最大隐患,他们混迹于各重要部门,随时可能破坏新政权的关键活动。 刘秉彦继续装作点菜,低声让唐永健立即调动部队,唐永健迅速联系公安警卫师师长刘辉山,不到十五分钟,刘辉山带人悄然包围饭店。 确认布控完成后,刘秉彦起身下令抓捕,他当场被制服。 审讯证实他确为国民党特务组织安插的情报人员,任务是刺探会议情报并伺机破坏,他最终被判处死刑,这条线索还帮助公安机关摧毁了整个潜伏网络。 与他勾结的朱占奎虽在1948年底投诚,但因叛变历史仍于1951年被判无期徒刑,后获特赦。 此案引起中央警卫部门高度重视,负责警卫工作的李克农亲自督办,北京饭店全体人员重新审查调整,安保措施全面升级。 刘秉彦能认出他,源于他多年敌后工作积累的经验,那个不起眼的跛脚步态,成为破获这起潜伏案的关键,1949年前后类似的隐蔽斗争几乎每天都在北平上演。 从冀中战场到北平饭店,从游击队员到师长,刘秉彦的警觉性从未松懈,政协会议期间,北京饭店接待了数百位代表,会议顺利召开,背后是无数安保人员的严密防范。 一个微小的细节,阻止了一次可能的破坏行动,历史有时就在这些看似偶然的瞬间转折,这起事件也提醒当时的安保部门,建国初期的隐蔽战线斗争,远未结束。 网友们议论纷纷: “这个刘将军真是火眼金睛!吃饭都能顺手抓个特务,不愧是老革命,经验太丰富了。” “细节决定成败啊,那个瘸腿的特征太关键了。所以说坏人千万别有什么明显特征,一下就暴露了。” “看完惊出一身冷汗!要不是刘将军认出来了,政协会议可能真要出大事,新中国建立前夜原来这么危险。” “这个马学刚真是汉奸当到底了,抗战时投日,后来又投国民党,死有余辜。” “历史比谍战片还精彩!原来北京饭店还发生过这种事,长知识了。” “所以说哪有什么偶然,都是多年战斗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老革命们的警觉性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朱占奎也挺可惜的,本来是个司令员,最后却被策反了。一念之差啊!” 大家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普通人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安全意识,有没有什么“一眼识人”的小技巧可以分享? 官方信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
1951年,大汉奸刘雨田被枪毙时仍在喊:我这辈子为皇军效力,值了!刑场上的喊声刺
【7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