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七千多鬼子将河北兴隆的达峪村围得水泄不通,三百多名抗日将士走投无路之

轩叔观察 2025-09-20 12:24:09

1943年,七千多鬼子将河北兴隆的达峪村围得水泄不通,三百多名抗日将士走投无路之际,怀胎八个月的村民张翠屏主动请缨,把战士们带出了包围圈![无辜笑] 她叫张翠屏,村里人都叫她“麻利嫂”。 敌人兵力是我军的二十多倍,但她二话不说,带着部队踏上了一条连当地猎户都很少走的险峻山路。 冰天雪地里,她挺着大肚子在悬崖峭壁间攀爬,亲手为战士们放下救命绳索,就这样,三百多名官兵奇迹般地突出了包围圈。 行军路上过度的劳累让她在黑河谷的冰面上摔了一跤,竟然早产了,战士们赶紧用身体围成一圈挡风,就在这荒山野岭中,她生下了一个男孩。 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特意给孩子取名“冰儿”,纪念这个在冰雪中诞生的小生命。 其实她们一家早就为抗战付出了巨大代价,她丈夫朱殿昆在给八路军送信时被日军发现,当场被杀害。 她自己后来也被日军抓住,遭受了各种酷刑,但她咬紧牙关,一个字都没透露。 战争结束了但生活并没有立刻变好,冀东地区人多地少,她因为在战争中身体受了伤,干不了重活。 当时政府发布过公告,老百姓可以拿着八路军当年写的借条去换粮食,可她从来没去过一次。 她和儿子经常靠啃树皮、挖野菜过日子,冬天连一床厚棉被都没有,邻居们都觉得她傻,明明有借条不去换粮食。 1982年她去世后,儿子朱海清收拾母亲遗物时,在一个密封的黑木匣里发现了一捆用油纸仔细包着的借条。 打开一看竟然是八路军欠条,加起来有七千多斤粮食,这些粮食够母子俩吃好几年,可母亲硬是一粒都没要过。 李运昌后来听说,她临终前还特意叮嘱儿子:“咱家没啥特殊功劳,别给政府添麻烦,当年那些事都是应该做的。” 这个朴实的农村女人,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默默承担,危急时刻她挺身而出,平常日子里她甘愿吃苦。 她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却用最平凡的坚持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在那个年代像张翠屏这样的普通人还有很多,他们的名字可能不为人知,但他们的选择让人敬佩。 网友们感慨万千: “看哭了,尤其是发现欠条的那一段,老一辈人的信仰和纯粹,我们真的比不上。” “七千多斤粮票啊,那会儿得多饿啊,愣是没去换,这觉悟真的没法用语言形容。” “应该把她的故事写进教科书,让现在的孩子们都知道,谁才是真正该追的星!” “‘冰儿’这个名字背后是一段多么沉重的历史,希望他们后人现在过得幸福。” “历史不会忘记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向英雄母亲致敬!” “心里堵得慌,又感动又心疼。那时候的军民鱼水情,是最真挚的感情。”  在这个故事里,最让你感动的一个细节是什么,是那珍藏一生的七千斤粮票,是冰天雪地里的出生,还是她那句“不要给领导添麻烦”的嘱咐?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