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不该帮孩子打扫教室?这事真没必要“大包大揽” 最近刷到不少家长吐槽,放学后人手一把扫帚在教室忙翻天,孩子反而在旁边玩闹,心里忍不住犯嘀咕:家长到底该不该帮孩子打扫教室?说真的,这事得拎拎清楚,过度帮忙,反而可能帮了“倒忙”。 先说说为啥好多家长忍不住动手。要么是觉得孩子扫得太慢,耽误回家吃饭写作业;要么是怕孩子扫不干净,被老师说“不认真”;还有的纯粹是心疼孩子,觉得“打扫这种体力活,哪用得着孩子动手”。这些心思都能理解,谁家孩子不是心头肉呢?但反过来想想,打扫教室真的只是“体力活”吗? 对孩子来说,打扫教室其实是堂重要的“实践课”。从学着怎么把桌子摆齐,到掌握扫地要顺着一个方向,再到和同学分工合作擦黑板、倒垃圾,每一步都是在锻炼能力。我邻居家孩子以前连自己房间都懒得收拾,自从老师安排他负责教室的窗台卫生,现在每天回家都会主动擦自家的书桌,还会说“要像擦教室窗台一样擦得亮晶晶”。你看,这种责任感和动手能力,可不是家长代劳能给的。 而且,让孩子自己打扫,也是让他们学会“承担”。教室是全班同学共同的空间,每个人都有维护整洁的责任。如果家长每次都冲在前头,孩子可能会觉得“这事跟我没关系,有爸妈呢”,久而久之就少了集体意识。反观那些自己动手打扫的孩子,会更珍惜干净的环境,也更明白“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当然,也不是说家长完全不能插手。如果孩子刚上一年级,还没掌握打扫技巧,家长可以在旁边演示一遍,教他怎么握扫帚、怎么擦桌子,之后就让孩子自己来;如果老师布置的“大扫除”任务确实重,比如擦高处的玻璃,家长可以搭把手,但主要工作还是得让孩子和同学一起完成。重点是“引导”,而不是“代替”。 说到底,家长帮孩子打扫教室,出发点是爱,但真正的爱,是教会孩子自己走路。让孩子在打扫中学会动手、学会合作、学会负责,比把教室打扫得一尘不染更有意义。毕竟,我们养孩子,不是要养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少爷,而是要养出能独当一面的“小大人”呀。
家长该不该帮孩子打扫教室?这事真没必要“大包大揽” 最近刷到不少家长吐槽,放
总想飞去远方
2025-09-13 01:01: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