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1月,毛主席在八路军南下支队出征誓师大会上阅兵并演讲。 1944年4月,日本为了打通中国通往南洋的大陆交通线,发动了精心准备的“一号作战”即豫湘桂作战。 而国民党却因准备不足在豫湘桂战场上大溃败。毛主席等领导人审时度势,领导敌后军民对日军进行了强大的反攻作战,迅速扩大解放区,并以一部转入外线作战,向河南、湘粤边、苏浙皖边挺进,为对日全面反攻进行积极准备。 当时,河南大片国土已被日军占领,1944年5月,中共中央确定了在河南积极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用一句话来讲,日军贯穿中国腹地南北线的“豫湘桂”梦想,坚决不能让它得逞! 为增强华南的抗日力量,扩大对日军战略反攻阵地,中共中央抽调部分主力部队深入敌后,向南发展。 王震率领的英雄359旅及358旅湘鄂西籍红军干部组成5000人的南下支队,接受了这项新任务,开赴南线。 1944年11月10日,毛主席、朱德等领导人在延安机场检阅南下支队并送行,毛主席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讲(下图)。 毛主席是语言大师,他演讲时专注又投入,在爱将们出征前发布动员令,他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极其很丰富,这无声的图片仿佛看到了地动山摇、誓死抗战的决心,听到了响彻云霄、整齐划一的口号声。 阅兵结束,南下支队便告别延安,踏上了艰苦卓绝、比长征还艰难的南下征途。 当时的南方是国民党和日本的地盘,南下支队远离延安,缺少补给,缺少群众基础,完全是在国民党和日本人的夹缝中穿行。 南下支队历时近1年,经过7省18县市,行程1.58万里,作战74次,英勇打击日伪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堵拦,扩大了抗日游击根据地,保存了革命力量,对巩固和发展中原解放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南下支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于1945年8月抵达广东省北部地区,没想到,抗战形势发生了突然变化。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将士们欢呼雀跃,可几乎与此同时,内战一触即发。 1946年,南下支队回师中原后,与新四军5师会合共同组建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的成立,令蒋介石如鲠在喉,蒋先后调集30万大军从四面八方扑来,并扬言全部消灭仅仅6万的中原军区部队。 九死一生的“中原突围”开始了。 中原突围历时63天,浴血奋战90余次,日夜兼程5000余里,359旅出发时5000人,回到延安时还剩1900多人。可这支英雄的部队没有被打垮,依然保持着建制,旅部及3个主力团完整地回来了。 毛主席19岁的侄子毛楚雄就牺牲在“中原突围”途中。 我们有这样伟大的领袖,有这样勇猛的将领,有这样敢拼的战士,哪有不赢的道理?!
1944年11月,毛主席在八路军南下支队出征誓师大会上阅兵并演讲。 1944年4
千百年一叹
2025-09-09 14:03:13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