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知道:抗日剧中,不允许出现姓鸠山的鬼子…… 你有没有发现,在众多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里,那些日本军官的姓氏五花八门,像山本、佐藤、松下之类的随处可见,可唯独 “鸠山” 这个姓氏却极为罕见,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呢? 2025 年 8 月 28 日,中国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举办了首场记者招待会,在宣布的外方嘉宾名单里,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 这一消息瞬间勾起了大众对鸠山由纪夫以及鸠山家族的浓厚兴趣,也让那段关于 “鸠山” 姓氏在抗日剧中的特殊故事重新浮出水面。 鸠山由纪夫出身于日本显赫的政治世家,其家族在日本政坛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他的祖父曾担任过日本首相,父亲也在日本政府中身居要职,担任过外务大臣。 鸠山由纪夫本人曾出任日本第 93 代首相 ,他在任期间展现出了与其他部分日本政客截然不同的态度。 在对待历史问题上,鸠山由纪夫有着令人钦佩的表现。2013 年,他以个人身份访华,专门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在那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内,面对记录着无数惨痛历史的展品,以及百万冤魂的名字,鸠山由纪夫的眼眶瞬间湿润。 随后在全世界的目光注视下,他缓缓在烈士纪念碑前单膝跪下,这一跪,跪出了他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跪出了他对中国人民深深的歉意。 鸠山由纪夫多次公开表明自己不会参拜靖国神社,并且要求内阁成员也做到自律。靖国神社,这个供奉着二战期间甲级战犯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敏感点。 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连续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人民的感情,导致中日关系急剧恶化。 他还积极主张对日本在二战期间的战争犯罪问题进行重新审议,提出设立永久和平调查局,调查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期间日本侵略战争所造成的各种危害,包括对劳工的征用、慰安妇问题以及生化武器开发等诸多罪行。 在外交政策方面,鸠山由纪夫积极倡导构建 “东亚共同体”。他认为东亚地区对于日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区域合作,能够增进东亚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文化交流与信任,进而推动全球安全体系的发展。 他的这一理念,得到了中国和韩国等国家的积极响应。2009 年 10 月,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及了致力于在开放、透明、包容原则基础上建设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 而抗日剧中 “鸠山” 姓氏的消失,和鸠山由纪夫及其家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上世纪 70 年代,鸠山由纪夫的父亲鸠山威一郎看到抗日剧中出现 “鸠山” 这样的反派角色时,内心深感不适。 因为鸠山家族自明治维新以来,没有一个人参与过侵华战争,他们家族一直秉持着与中国友好往来的态度。于是,鸠山家族便向中方反映了这一情况。 到了 2009 年,鸠山由纪夫担任日本首相期间,再次就此事向中方提出建议。 他诚恳地表示,鸠山这个姓氏在日本本就小众,自己家族更是从未有过伤害中国人民的行为,希望中方在今后的抗日剧中,尽量避免使用 “鸠山” 作为日本军官的姓氏。 考虑到鸠山家族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友好态度,以及鸠山由纪夫在任期间为改善中日关系所做出的努力,中方采纳了这一建议。 从那以后,除了经典作品《红灯记》中的 “鸠山” 角色保留外,其他抗日影视作品中,“鸠山” 这个姓氏几乎彻底消失了。 《红灯记》作为一部深入人心的经典剧目,其创作时间较早,剧中 “鸠山” 这一角色已经成为了特定时代的艺术符号。 尽管鸠山家族提出了建议,但考虑到作品的经典性和文化传承价值,中方最终决定保留《红灯记》中 “鸠山” 的设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忽视鸠山家族的诉求,而是在尊重历史事实和文化传承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这一决策既体现了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尊重,也表达了对鸠山家族友好态度的认可,同时也向外界传达了中国在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时的理性与智慧。 在当下中日关系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一方面,日本国内仍有部分政客试图否认历史,美化侵略行为,这种错误的历史观严重阻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像鸠山由纪夫这样的有识之士,始终坚持正视历史,积极推动中日友好交流,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带来了希望。 从鸠山由纪夫出席抗战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始终欢迎那些尊重历史、愿意与中国友好相处的日本人士。 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正义之举的肯定,更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日本国内以及国际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正视历史,是实现中日友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基石。 参考资料: 日本曾激烈抗议:在所有抗日影视剧中,都不能出现这个姓氏的鬼子,凤凰网历史 外交部: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将出席纪念活动,京报网
今天才知道:抗日剧中,不允许出现姓鸠山的鬼子…… 你有没有发现,在众多抗日题
波览历史
2025-08-30 10:23:17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