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又在搞事情了。7月18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赛斯在社交平台上突然发布消息,宣布全面禁止中国工程师参与五角大楼的所有云服务项目,理由是“存在安全隐患”,还要求启动为期两周的资质审查。 微软反应极快,当天就表态停止雇佣中国工程师为美军提供技术支持,强调要“确保安全”。 这事看似新鲜,其实套路很老。美国对中国技术人员的限制早有苗头:2011年禁止中美航天合作,后来搞“中国行动计划”限制华人学者,现在不过是升级版。 这次最讽刺的是,微软原本有个“数字护卫”机制——中国工程师只能写指令,由美国安全人员操作执行,审计日志清清楚楚。 但美国防部连这种“隔空操作”都不放心,硬要一刀切。这种“宁可错杀一千”的逻辑,暴露的是技术焦虑而非真正的安全风险。 特朗普政府这波操作,和近期对华政策一脉相承。7月底他刚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把平均关税拉到17%,还威胁对中国商品加税到54%。 8月5日又放话要对进口药品征250%关税。加上这次针对技术人员的“清洗令”,本质都是用政治手段打压中国发展,尤其瞄准高科技领域。 美国智库CSIS都承认:“对华技术封锁效果比预期差30%”,但特朗普团队显然没打算停手。 然而禁令很可能让美国自己栽跟头。五角大楼的IT外包近半数是外籍工程师,其中三分之一是华人或印度人。 突然清退中国工程师,那些需要多年经验维护的老旧系统谁来接手?新手可搞不定。 美国现在急着培训本土人才,拉拢“五眼联盟”盟友救场,但效果远水难解近渴。更讽刺的是,若按同样标准审查,印度、东南亚甚至欧洲工程师是否也要被怀疑?全球科技合作的信任基础反而被掏空。 中国的应对反而显出韧性。美国越封锁,中国自主突破越快:28纳米芯片良率超90%,14纳米工艺量产; 长江存储的闪存占全球市场12%;华为昇腾AI芯片性能比肩英伟达A100。云计算领域,阿里云、腾讯云已在全球和亚马逊、微软掰手腕。 这次禁令等于变相提醒中国:必须啃下核心技术的硬骨头,从芯片设计到操作系统全链条自主化。 长远看,技术“脱钩”是双输的伪命题。全球产业链早就像毛细血管一样交织——中国稀土永磁材料占全球85%,管制后国际价格立刻涨300%; 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抱怨“稀土只够造32枚导弹”。同样,美国云服务若真排斥中国技术人才,自身创新力也会打折。微软、谷歌等巨头心里清楚:离开全球协作,谁都跑不远。 说到底,特朗普的“清洗令”像一场政治秀。它转移不了美国国内通胀压力,也掩盖不了制造业回流乏力的事实,反而加速了中国技术自主的步伐。 历史证明,封锁从来挡不住真正的发展——就像88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没能阻止中国重生,今天的科技博弈,终将让中国在淬炼中走得更稳。 参考资料:美防长焦虑:中方人员不再参与任何项目 2025-07-19 10:06·观察者网
特朗普没吹牛,五角大楼已经行动!普京明白:现在仅靠中国行不通。特朗普没有说大话,
【23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