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英与北约将拦截俄油轮,美关税无法阻挡大国购买俄石油,就采取海上检查手段。

观今言史啊 2025-08-06 11:19:54

俄媒:英与北约将拦截俄油轮,美关税无法阻挡大国购买俄石油,就采取海上检查手段。 特朗普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报复性关税,甚至一度威胁征收500%关税。但是特朗普的威胁并没有吓住购买俄石油的大国,印度方面直言购买俄罗斯石油是印度国家利益需要。 在关税威胁失败后,美西方开始想其他一些阴险招数了。俄罗斯媒体将英国和北约联合起来在海上采取非法手段的做法披露出来了 耐人寻味的是,这一海上围剿计划浮出水面之际,恰逢美国对俄油买家的关税施压遭遇重挫。   此前特朗普政府威胁对中国、印度等进口俄油国家征收最高500%的关税,试图切断俄罗斯能源收入命脉。然而中印两国反应强硬。   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解决不了问题”,强调能源安全属于国家核心利益范畴;   印度则直指购买俄油是“国家利益需要”,因其经济高速增长依赖廉价稳定的能源供应。   两国不仅拒绝妥协,还与土耳其等国形成默契,通过本币结算、混合油品交易、影子油舰队等组合拳,让美国制裁难以落地。. 当经济胁迫撞上中印的“能源主权盾牌”,美西方迅速切换赛道转向海上行动。俄罗斯揭露的“双管齐下”战术暴露了这一转向:一是在日德兰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狭窄水道人为制造油轮碰撞或泄漏事故,以“环保与航行安全”之名强登检查扣押俄油轮;   二是在印度等俄友好国家港口纵火破坏停靠油轮,引发连锁爆炸并嫁祸俄罗斯。更精妙的是执行层设计——英国计划雇佣乌克兰部队具体操作,一旦败露便可甩锅乌方,如同“北溪管道被炸事件”的翻版。   这种“假旗行动”既能规避北约直接参战风险,又能借舆论炒作施压中印等买家,可谓毒辣。 面对海上绞杀令,俄罗斯的应对堪称“文武兼备”。文的一手是能源布局调整:副总理诺瓦克悄然推进经哈萨克斯坦对华增供250万吨/年石油的计划。   并将西部炼油厂供应量提升至1250万吨,合约延长至2034年。武的一手则是战略武器开路:8月4日俄外交部宣布不再受《中导条约》约束,梅德韦杰夫直言这是对北约反制的“终极回应”。   其背景是美国已在菲律宾吕宋岛部署“堤丰”中程导弹,射程覆盖中国沿海及南海航道,下一步更计划在波兰、罗马尼亚部署同类系统威慑莫斯科。   俄军总参谋部同步启动三套反制方案: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M”导弹瞄准柏林;   在远东部署“匕首”高超音速系统盯防驻日美军;重启陆基巡航导弹生产线。 油轮攻防战的背后,是美俄对全球能源秩序主导权的争夺。特朗普推动关税制裁的真实意图,是逼迫中印转向购买美国页岩油,从而重塑能源贸易流向。   而中俄早已构建抗压“缓冲垫”:95%双边贸易采用本币结算,人民币在俄外汇储备占比达35%,彻底绕开美元支付体系;   中国同时加速能源多元化,卡塔尔LNG进口占比升至18%,中亚管道项目稳步推进,“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谈判进入尾声。   这些布局使美国关税沦为“纸老虎”——即便强征500%关税,俄方也可通过降价、管道替代海运等方式对冲成本。   更具战略纵深的博弈发生在海底。7月俄低调下水“布里利切夫中将号”特种舰船,该舰   搭载可下潜6000米的深潜器,西方认定其真实使命是测绘监控北约海底光缆。冷战至今,苏联及俄罗斯长期以科研船为掩护执行海底情报任务,如2016年“燕塔尔号”被发现在叙利亚海域电缆附近活动。   这类能力与油轮护航形成呼应:一旦北约在海上发动“断油行动”,俄方可威胁反制西方海底通信命脉,将博弈推向更危险维度。 参考资料:俄媒:英国计划针对俄油轮“搞事情” 2025-08-05 14:20·参考消息

0 阅读:1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