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女战士赵玉仙被叛徒出卖,成了鬼子的阶下囚,鬼子小队长见到她时吃了一惊

长河观澜 2025-08-06 12:51:30

1936年,女战士赵玉仙被叛徒出卖,成了鬼子的阶下囚,鬼子小队长见到她时吃了一惊,没想到东北抗联的力量隐藏得这么深!

那年寒冬腊月,东北大地被积雪覆盖得严严实实,在磐石县日本宪兵队的牢房里,一个遍体鳞伤的女人被铁链拴在墙上。

她叫赵玉仙,此刻大腿上被烧红的炉钩子烙出三道血沟,手指甲缝里扎着十根竹签。

日本宪兵小队长冈村一郎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竟是让抗联部队屡次逃脱围剿的关键人物。

事情还得从五年前说起,在吉林海龙县五块石村,三十出头的赵玉仙原本过着平静日子。

婆家是老实本分的庄户人家,丈夫刘凤久虽然腿脚不便,但靠着编竹筐的手艺也能维持生计。

1931年秋天,日本人的铁蹄踏碎了这份安宁,赵玉仙亲眼看见县城电线杆上挂着血淋淋的人头,街坊四邻的粮食被抢得颗粒不剩。

最让她揪心的是,村里十几个青壮年被抓去修炮楼,再也没能回来。

1933年开春,村里来了个卖针线的货郎,这人常在赵玉仙家歇脚,有时候带着《东北民众报》的油印小册子。

赵玉仙不识字,货郎就给她念杨靖宇部队打鬼子的故事。

慢慢地,她家柴房成了抗日传单的中转站,院里的地窖开始收留受伤的抗联战士。

村里人发现,这个平时爱说爱笑的小媳妇突然变得神神秘秘,经常骑着青鬃花马往红石砬子方向跑。

要说赵玉仙确实有本事,她能把自家腌的酸菜坛子改造成双层底,里头藏着给游击队的盐巴和药品;赶集时总挎着盖蓝布巾的竹篮,遇上伪军盘查就掀开布巾,露出底下二十个鸡蛋,其实第二层夹板里塞着重要情报。

最绝的是她穿着打扮,碎布头拼的棉袄五颜六色,骑着马在雪地里跑起来,活像只蹦跶的梅花鹿。

这身行头后来成了她的保护色,伪军岗哨远远看见花棉袄,还当是哪个屯子的疯婆子出来捡柴火。

1935年冬天特别难熬。抗联队伍在二道岗打了场硬仗,三十多个伤员挤在赵玉仙家地窖里。

她带着女儿连夜烧热水洗绷带,把陪嫁的银镯子当了买消炎药。

有个小战士高烧不退说胡话,赵玉仙顶着鹅毛大雪上山采柴胡,回来时棉裤冻得能立在地上。

这事儿后来传到杨靖宇耳朵里,将军特意托人捎来半袋小米,附了张字条:“梅花鹿同志,保重身子骨。”

转过年开春,赵玉仙接到个要命的任务,伪自卫团长李青山明面上给日本人办事,暗地里是地下党。

他要弄批枪支弹药,得找日本翻译官刘仁珠搭线,赵玉仙揣着金戒指和伪满钞票进城,见面先夸刘翻译官在关东军跟前有面子,又说李团长搞联防需要家伙什。

临了补了句:“咱们都是中国人,总不能看着胡子祸害乡亲吧?”这话戳中了刘仁珠的软肋,他老娘上个月刚被土匪绑过票。

半个月后,二十条三八大盖和五箱子弹,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送到了游击队手上。

要说赵玉仙最惊险的一回,还得数1936年秋雨夜,磐石县宪兵队纠集三千多人要围剿红石砬子,中心县委的急令必须天亮前送到。

当时她怀着六个月身孕,青鬃马在泥泞山路上打滑,连着摔下来三次。

最要命的是过玻璃河,齐腰深的河水夹着冰碴子,马死活不肯下河。

赵玉仙把信塞进头发里,抓着马鬃硬蹚过去。等把信交到抗联同志手上,两条腿肿得脱不下棉裤。

这事儿后来被编成评书,说书先生讲到“梅花鹿夜渡玻璃河”这段,总要拍醒木:“什么叫忠肝义胆?这就是!”

可惜英雄没躲过叛徒的黑手,这年立冬,自卫队员王祥投了敌,带着日本宪兵直扑五块石村。

那天正赶上赵玉仙闺女出嫁,院里支着三桌酒席。鬼子冲进来时,新娘子凤冠上的红绒花还没戴正。

赵玉仙被押上囚车那刻,回头看了眼哭成泪人的丈夫,说了句:“把喜事办完,别让姑爷家看笑话。”

在磐石宪兵队的刑房里,日本人使尽了手段,烧红的烙铁烫大腿,竹签子扎指甲缝,辣椒水灌得鼻孔冒血。

最毒的是往孕妇肚子上压石板,疼得赵玉仙把嘴唇咬得稀烂,可任凭怎么折腾,她愣是没吐露半个字。

关东军档案里记着这么段话:“赵犯顽固如石,审讯二十三日未获情报,遂决意处决。”

1937年腊月初八,磐石县靠山屯西头的雪地上,四十多口子老百姓被刺刀逼着围观。

赵玉仙拼尽最后力气喊了句:“中国人杀不绝!”这话像火星子溅进油锅,后来当地出了支专打黑枪的“梅花鹿别动队”,专挑汉奸和日本军官下手。

直到1993年修《梅河口市志》,工作人员在发黄的敌伪档案里发现赵玉仙的名字,这位“女汉奸”的真相才大白天下。

当年骂过她的乡亲凑钱立了块碑,碑文刻着:“抗日交通员赵玉仙,1897-1937”。如今每到清明,总有不知名的人在碑前放束野山梅,那花生得泼辣,冰雪地里照样开得火红。

0 阅读:44
长河观澜

长河观澜

关注我!带你领略中华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