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波及到中国,俄罗斯狂轰滥炸,致使我国损失45亿美元? 这笔巨额损失的

非常盘点中 2025-07-28 18:34:21

俄乌冲突已波及到中国,俄罗斯狂轰滥炸,致使我国损失45亿美元? 这笔巨额损失的背后,是中国资本在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巨头莫托西奇的深度布局。2017 年,北京天骄航空与莫托西奇达成协议,计划收购其 56% 股份,目标直指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 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正面临 "心脏病" 难题,而莫托西奇作为苏联时期遗留的军工明珠,其 D-136 等型号发动机技术全球领先。 美国以 "国家安全" 为由施压乌克兰,2019 年乌政府突然叫停交易,2021 年更直接将莫托西奇国有化,导致中国投资者的股权被强制剥夺。 雪上加霜的是,2022 年 11 月俄军对扎波罗热的空袭中,莫托西奇的发动机组装车间被精确摧毁,生产设备化为废墟。 至此,中国企业前期投入的尽调、谈判等费用全部打水漂,国际仲裁索赔 45 亿美元的诉求也因乌克兰战乱变得遥遥无期。 这场灾难并非孤立事件,中乌 30 亿美元的农业合作项目同样面临困境。根据协议,乌克兰每年需向中国供应 200 万至 250 万吨玉米以偿还贷款,并计划共建农药和农机工厂。 但战火导致黑海港口封锁、农田被征用,2022 年乌克兰玉米出口量同比暴跌 40%,直接冲击中国饲料加工行业。 更严峻的是,乌克兰政府为筹措军费,可能将中资参与的农业项目列入国有化清单,进一步加剧投资风险。 能源领域的博弈同样暗流涌动,中俄规划的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天然气管道,原本计划经哈萨克斯坦输送,但中方以成本过高为由婉拒。转而推进的蒙古路线虽在 2025 年启动环评,却面临蒙古国政局波动的隐忧。 与此同时,俄罗斯因西方制裁加速向中国出口能源,2024 年对华原油供应同比增长 18%,但管道建设进度滞后和价格谈判分歧,仍让能源合作充满变数。 莫托西奇事件中,美国的干预、乌克兰的摇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共同构成了中国投资者的 "死亡三角"。 中国外交部虽多次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但现实是,当导弹击中厂房时,再多的外交声明也难以挽回真金白银的损失。 对普通民众而言,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上涨已传导至国内,2025 年上半年中国汽油价格同比上涨 12%,物流成本增加直接推高消费品价格。 这场战争教会我们什么?核心技术买不来,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才是根本。中国在涡扇 15 发动机上的突破,正是莫托西奇教训后的觉醒。 或许,当马达西奇的废墟在炮火中崩塌时,中国资本才真正明白:在大国角力的棋盘上,没有绝对安全的角落。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