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年,唐宪宗趁郭贵妃不在宫里,想临幸她的宫女郑氏,他说:“听说相士算出,你可

平原隐者吖 2025-07-23 13:57:31

809年,唐宪宗趁郭贵妃不在宫里,想临幸她的宫女郑氏,他说:“听说相士算出,你可以生下天子,今天特来求证!”郑氏娇羞地说:“任凭陛下安排。”唐宪宗宠幸了郑氏,没成想一击即中,十三皇子李忱出生。

唐宪宗在位那会儿,出过一档子让人觉着古怪的事。

皇帝身边有个受宠的郭贵妃,手下使唤着侍女郑氏。

这郑氏来历不一般,早年给镇海节度使李錡当过小妾。

李錡这人野心大,总琢磨着造反当皇帝,他收郑氏不为别的。

有个算命先生盯着郑氏看了半天,拍着大腿说:“这面相贵不可言,生娃准是个天子!”

李錡可乐坏了,觉着老天爷点的是他这号人。

没曾想他刚扯旗造反,朝廷立马派兵平乱,李錡脑袋搬家,郑氏作为罪臣家眷,照规矩该重罚。

怪就怪在,她非但没吃苦头,还被送进宫里当了宫女。

宫里头水深,郭贵妃是郭子仪大将军的亲孙女,后台硬得很。

郑氏在她手底下当差,日日低头干活不敢喘大气。

偏偏唐宪宗听了算命那茬子事,动了心思。

这年开春,他瞅准郭贵妃出宫的空子,奔着郑氏那儿去了。

皇帝对着小宫女开口就是一句:“外面都说你能生天子命,朕今儿个要瞧瞧真假。”

这话听着玄乎,其实暗藏道道儿,皇帝要个人哪还需要理由。

不过是图脸面好看,显得自个儿为国运忙活罢了。

没过多久,郑氏肚子真大了,生下个儿子叫李忱。

事儿到这儿本该柳暗花明,可郑氏母子倒了大霉。

郭贵妃回宫知道后,气得脸都青了。

你想啊,堂堂贵妃被侍女挖墙脚,还怀上龙种,搁谁脸上挂得住。

碍着皇家脸面不好下死手,郭贵妃咬牙把郑氏打发到犄角旮旯干苦活。

从那天起,李忱这孩子就成了十三皇子,排位靠后爹不疼娘受罪,娘俩住破院子吃残羹剩饭。

郑氏没垮,她黑天白夜教儿子:想活命就得憋住话,外头不管多热闹都别往前凑。

她盯着李忱读书认字,书里没教明白的,她就拿柴米油盐打比方:“咱娘俩像灶膛里烤红薯,外焦里嫩才不糊。”

李忱真把娘的话刻进骨头缝里。

这孩子打小不说话,走路总缩着脖子。

等他哥唐穆宗当皇帝,封他个光王,日子稍好过些。

可穆宗年纪轻轻蹬了腿,郭贵妃当上太后,她仨亲孙子接着坐龙椅,敬宗、文宗、武宗轮流上台。

这仨打小听祖母念叨,对李忱又嫌又怕,嫌他娘俩污了宫闱,怕他抢宝座。

李忱索性装起傻子,这一装就是二十六冬夏。

有人宴席上拿筷子戳他脸,他嘿嘿笑。

一群宗室泼他酒水,他抹抹脸不吱声。

武宗皇帝最毒,有回让人把李忱推粪坑里,在外头等信儿呢。

幸亏管事的太监仇公武心软,偷偷拽人上来,传假话说光王淹死了。

武宗死时没留后,朝廷大权落到帮太监手里。

这帮人精着呐,刚尝过被皇帝收拾的苦头,心里拨拉算盘:得挑个听话好摆布的。

满皇族扒拉个遍,嘿,现成有个傻王爷

!太监们拍板把李忱架上龙椅。登基大典那天,朝臣全傻了眼。

傻王爷猛地挺直腰杆,案头奏章批得飞快,兵马钱粮张口就来。

太监们悔青肠子:费劲捡来个病猫,竟是只藏爪牙的老虎。

皇帝李忱改了年号叫宣宗,操起权柄就干实事。裁撤贪官、减百姓税赋、带兵从吐蕃手里抢回河山,晚唐硬是让他整出段中兴光景,老百姓喊他“小太宗”。

郑氏老太太苦尽甘来,看着儿子当朝理政,宫里跪倒一片喊太后。

当年算命先生那句预言应验了,可这里头没鬼神什么事。

全凭当娘的咬着牙教、儿子憋着气熬,该低头时蛰伏,该出手时不软。

这娘俩明白一个理儿:世上从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命,能定乾坤的,从来是自个儿手里攥着的劲儿。

对此您怎么看?

0 阅读:118

猜你喜欢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