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七名女兵被日军包围,兽性大发的鬼子见她们年轻貌美,就要上前侮辱,可没想到日军一靠近,就被吓得落荒而逃![凝视] 1942年春天,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英军突然撤退,美军援助迟迟不到,日军趁机发动全面进攻。在这场大溃败中,有七名特殊的军人引起了日军的注意。 她们是军统局从重庆派出的译电员,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只有17岁。出发前,她们刚在歌乐山受训三个月,学习无线电收发和密码破译。 原本军统并不打算派人参与远征,但杜聿明接任指挥官后,紧急要求增派通讯人员。 这七人携带的是当时最新的15瓦电台,重达30多斤,除了电台,还有密码本、电池和备用零件。在撤退路上,很多士兵为了逃命扔掉了装备,但她们始终背着这些设备艰难前行。 缅甸的雨季让撤退变得更加艰难,道路泥泞不堪,蚊虫肆虐,疟疾和痢疾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新38师的撤退路线是向西进入印度,但日军已经占领了主要通道,部队只能穿越原始森林。 5月中旬,当部队到达印缅边境的野人山地区时,日军的一支小分队突然出现。这里地形复杂,悬崖峭壁随处可见。负责断后的连队与日军交火,但很快就被击溃。七名译电员和几名伤兵被困在一处断崖上。 根据战后日军第56师团的记录,当时有一个小队追击到此处,他们原本以为能俘获一些溃兵,却发现是几名女兵。日军士兵端着刺刀慢慢逼近,试图活捉她们。 就在这时,女兵们做出了一个让日军震惊的举动,她们开始用随身的工具和石块砸毁电台,将密码本撕碎扔下悬崖。当电台被彻底破坏后,七人手拉着手跳下了悬崖。 这件事在日军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据第56师团的战地日志记载,负责追击的小队长后来写道:“那些中国女兵宁死不当俘虏,毁掉了所有通讯器材。这种行为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实际上,这七名译电员的牺牲并非孤例,在整个缅甸撤退过程中,远征军损失惨重。据统计,10万远征军最终只有4万人成功撤退到印度和云南。其中军统系统派出的通讯人员几乎全部阵亡或失踪。 关于这七名女兵的身份,目前能够确认的信息很少,军统档案在抗战胜利后多次搬迁,许多资料已经遗失。只有在台湾的国史馆还保存着一份不完整的名单,上面记录着几个名字:陈淑英、刘玉芳、张晓云等。 她们的家人大多不知道亲人的下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有研究者在整理远征军历史时,才从日方资料中发现了这段往事。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细节已经无法考证。 当地的克钦族老人说,在那片山区确实有一处被称为“女兵崖”的地方。每年都有一些华人去那里祭拜,但具体位置已经很难找到了。密林深处早已覆盖了所有痕迹。 这段历史让人想起远征军中其他女兵的遭遇,比如在惠通桥战斗中牺牲的几名女护士,她们都在二十岁左右,本该有着美好的人生,却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 今天回看这段历史,我们或许很难理解当时的选择,在生死关头,是什么支撑着这些年轻人做出如此决定?是军人的职责,还是对故土的眷恋? 你觉得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为国捐躯的年轻生命? 信源: 抗战中跳崖殉国的军统“七姐妹花”——海外网
1942年,七名女兵被日军包围,兽性大发的鬼子见她们年轻貌美,就要上前侮辱,可没
优优谈过去
2025-07-23 11:07:20
0
阅读:0